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简介

发布时间: 2023-01-17 09:22:5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韦努蒂多年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和文学批评的训练,既擅长文学翻译实践,也精于翻译理论。


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53- )是美籍意大利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他早年在美国坦普尔大学学习文学,198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坦普尔大学任教。韦努蒂多年受解构主义的影响和文学批评的训练,既擅长文学翻译实践,也精于翻译理论。除了翻译大量意大利文学作品外,他还编著了许多译学著作以及文集,主要包括《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1995)、《翻译丑闻:差异伦理探索》(1998)、《翻译再思:话语、主观性、意识形态》(1992)、《翻译研究选读》(2000)等。


在《翻译丑闻:差异伦理探索》一书的第四章“文化身份的塑造”中。文章一开始,韦努蒂就断言翻译无法摆脱其根本的归化性质,而由此引发的最重要的社会文化影响就是对文化身份的塑造。接着他列举翻译案例,说明非本族中心主义的翻译实践在历史时刻如何为文化的抵抗、革新、变化创造机会,并对译者文化生产背后隐含的塑造文化身份的权力关系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这些案例包括学者琼斯(John Jones)对亚里士多德翻译作品的研究及其对古典文学学术的影响、英译日本小说典律中的美国情怀以及后来典律的更迭、庞德(Ezra Pound)催生现代主义诗学标准的翻译实践、杰罗姆(Jerome)的《圣经》译本在早期基督教内引起的争议等。其中,由于对学院之外的异域文化价值观开放,琼斯的研究打破了有关希腊悲剧的主流阐释和权威学院版本的中心典范地位,从而使一度被现代英美个人主义意识形态掩盖的古希腊作品的特点透过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显现出来,并导致学科最终发生变化;而日本小说的英译典律传递了地缘政治学上的暗含意义,反映出基于本族中心主义的拟译文选择和翻译策略严重影响本土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并由此造成特定的文化定式;庞德的实践则证明翻译引发的身份塑造过程具备双重作用,同时也说明翻译既是一种话语建构,也是一种心理建构;而早期基督教会里《圣经》翻译引起的教徒身份认同的争论,显示了翻译在改变社会体制运作和意识形态一致性方面的强大力量。


韦努蒂实际上是从翻译对本土主体的创造功能的角度质疑基于本族中心主义的归化翻译策略,展示非本族中心主义的翻译在推动社会革新和文化抗争方面的巨大作用。在他看来,翻译伦理不能局限于忠实的观念,翻译实践必须面对文化差异,并要考虑本土所有不同的文化群体利益而非仅仅局限于主流文化群体的利益。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