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卡米洛•何塞•塞拉文学作品的译介

发布时间: 2021-03-08 09:17:5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卡米洛•何塞•塞拉的作品最早译介到我国来的是毛金里译的短篇小说《圣巴 尔维纳街37号的故事》(载《外国文学》1980年第2期)。后来由屠孟超、徐尚志、魏民译的塞拉第一部被称为“恐怖主义”的长篇小说《帕斯夸尔•杜阿尔特一家》在《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4月号上刊出。由孟继成、朱景冬分别译的塞拉代表作《蜂房》也于1986年和1987年先后由北京出版社和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朱译在译后记中指出,“这部小说客观而真实地描写了内战后马德里的社会生活,再现了西班牙政局动荡、经济困难、人民痛苦的凄凉景象”,“在写作技巧上,《蜂房》采用了不同于作者其他 任何作品的表现方法。这就是充分运用人物的对话、内心独白和电影分镜头的方法客观描写人物生活、展示种种社会现象”。译者还引用出版者的话说《蜂房》不仅是塞拉作品中最杰出的一部,也是当今西班牙小说中最杰出的ー种,是30年来西班牙出版的最重要的作品”,“是开创了西班牙小说新时代的伟大作品。”


塞拉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国多家刊物和出版社纷纷介绍他的小说和散文。《外国文艺》1990年第1期刊登李德明译的《艺术家咖啡馆》、尹承东译的《矮个儿消夏者》、朱景冬译的《流浪汉胡安尼托》和申宝楼译的《老调调》。《世界文学》1990年4期刊登毛金里译的《不受赏识的艺术家》,并刊登盛カ译的塞拉的受奖演说《虚构颂》;《外国文学》1990年第1期刊登朱景冬译的《甜橙,冬天的水果》、段若川译的《哈辛托•贡特雷拉斯领到额外工资》、《丹东的鬼魂》、《受納尔西 索的上衣》、《堂布劳利奥神魂颠倒》和《死去的马提亚斯•帕斯卡尔复活》;《当代外 国文学》1990年第2期刊登孟堃译的《艺术家博物馆》、仉华迪译的《求求你们,别开 玩笑》、《约瑟•马黑尔的命运》、《欢乐和痛苦之间》和《金胗的公鸡》,以及华喻译的 塞拉的著名散文《拉阿尔卡利亚游记》(片断)。


《环球文学》1991年第1期刊登朱景冬译的《痴情的少女》和《一副墨镜》。

《百花洲》1990年第5期刊登朱景冬译的《处女佩比塔的故事》和《寡妇堂娜弗洛拉》。

1991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一本题为《罪恶下的恋情》的塞拉小说选,其中包括顾文波译的长篇小说《帕斯夸尔•杜阿尔特一家》,朱景冬译的《风车》、《不受賞识的艺 术家》等6篇,李德明译的《艺术家咖啡馆》,尹承东译的《心灵和眼睛里的拉•曼却》 等两篇及申宝楼译的《老调调》。《前言》指出,“这些小说从不同视角或侧面反映了现 当代西班牙城乡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这些作品的生动真实的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故事,读者可以加深和提高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认识,也会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上的借鉴。”


随着塞拉作品的出版,刊物上也相应地刊登了一些评介文章,如《当代外国文学》 1983年第4期上屠孟超写的《塞拉及其代表作〈一家〉》,《外国文学动态》1984年第 11期上曹家驹编译的《塞拉的新作〈为两位死者演奏的马祖卡舞曲〉》,《外国文学报 道》1988年第3期朱景冬写的《ー个作家的自由和忠告》,《文艺报》1990年1月13日林一安写的《“我感到荣幸,但更感到责任重大”》,《外国文学》1990年第1期上罗嘉 写的《西班牙战后新浪潮小说与塞拉》和张永泰译的《访卡•何•塞拉》,《百科知识》 1990年10月号上朱景冬写的《塞拉:198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漓江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中朱景冬写的《〈蜂房〉述要及赏析》,等。(参见朱景冬 《塞拉作品在中国》)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阿根廷文学作品的译介
  • 下一篇:西班牙小说的译介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