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勃朗特三姐妹作品的译介

发布时间: 2020-09-17 09:08:26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三姐妹中夏洛蒂在中国的影响最大,1924年,周骇章等合译了《英国小说发展史》一书,其中专章介绍了夏洛蒂的作品,将她的创作视...



勃朗特三姐妹的文学禀賦和不幸的命运在英国文学史上留下奇迹。三姐妹均未跨过其故乡豪渥斯的第40个寒冬。可她们用心血凝成的小说诗歌却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 


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代表作《简•爱》(1847)问世后引起巨大反响。其他主要作品还有《雪莉》(1847),《教师》(1857)和《维莱特》(1853)。艾米丽•勃朗特(1818—1848),夏洛蒂之妹,在姐妹三人中最善写诗。她的《呼啸山庄》(1847)被誉为第一部社会革命小说。小妹安妮的《艾格尼丝•格雷》(1947)具有平静的力量和现实性,也得到一些评论者称赞。


三姐妹中夏洛蒂在中国的影响最大。1924年,周骇章等合译了《英国小说发展史》一书,其中专章介绍了夏洛蒂的作品,将她的创作视为英国小说史上“写实主义的复兴”。此书使中国读者对夏洛蒂有个概观认识,并得到她的三部小说的一瞥。作为呼吁妇女解放的先驱作家,夏洛蒂姐妹还引起我国妇女界的注目。当时的《妇女杂志》1卷6期上载文介绍“英国文学史中的勃朗特氏姐妹”。夏洛蒂第一部被译介成中文的长篇小说是《洛雪小姐游学记》(上、下册即《维莱特》),由伍光建翻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11月初版。三年后同一出版社又推出伍光建翻译的《孤女奴零记》(上、下册),即《简愛》,其实伍光建早在1927年就着手从英文节译成中文,由于种种原因,八年后才与读者谋面。所以《简爱》最早以完整形象与中国广大读者见面的还是李霁野的《简爱自传》。


《简爱自传》是李霁野于1933年7月译完的,李霁野希望中华书局能接受出版,1933年7月20日他致信书局编辑主任,信中除了提出“稿费每千字三元”外,着重对原作和他的译文质量作了颇为自信的推荐这是英国文学名著,值得出版的,是我自己所译,相信还过得去。”可中华书局的当家人在李的来函上头用毛笔写下两个狂草字“不用”。整整两年后《简爱自传》才首次在《世界文库》第四册上开始刊出。《世界文库》是由郑振铎、鲁迅、茅盾等人共同创办的,该文库编译委员会共122人,李霁野也是其中之一。在《世界文库》上连载的《简爱自传》,李霁野把原著作者译为“C •白朗底”后綴“女士”称谓,所据为英文版第三版,作品正文之前译有《序言》和很短的《三版小言》,分别作于1847年12月21日和1848年4月13日,作者当时没有用本名,而 使用Currer Bell。《世界文库》连载本《简爱自传》是一部完整作品,至1936年4月20 日出最后一册,即第十二册。同年9月生活书店印行了李霁野的《简爱自传》单行本。 因为使用的是连载九次时的纸型。严格说来,在内容上仍属连载本,为称呼之便,还是将第一个版本命名为“《世界文库》九次连续本”,第二个版本命名为“生活书店初版单行本”。1945年7月迁至重庆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李霁野译的《简爱自传》第三个译本,书名略为《简愛》,原著者改译为“莎绿蒂•勃朗待”。


40年代末,文化生活出版社将已出版的外国文学名著改为阔大二十八开本,除内封外,外加印刷考究的宽勒ロ护封,李霁野译的《简爱》为其中一部,这个版本截止1954年4月共印五次,累计印数八千册;其纸型还被公私合营后刚成立的“新文艺出版社”及其后更名之“上海文艺出版社”分別加印,前者于1956年4月至1958年1月共印三次共一万六千册,后者于1962年8月印一次三千册。李霁野译的《简愛》各印本,就内容文字而言,可统称为“民国版李译《简愛》”。


198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印行了李译《简爱》的修订本。上引茅盾对李译《简爱自传》初版与英文原著的详尽对比,结果表明:李译“用的是‘字对字’的直译”。“妥帖”,“熨帖”,“是尽可能地移译了原文的句法的”;李译“使我们在‘知道’而外,又有‘感觉’”。因为它“谨慎细腻和流利”。陕西人民出版社的修订本《简爱》,就语言形式上讲,更有益于阅读。但要体会原汁原味的《简爱》对不能直接读英文原著的读者 来说,恐怕李译民国版《簡愛》或《简爱自传》更为容易收效,事实上,李霁野的译本也确实给中国几代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