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帕斯捷尔纳克是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作品的最早中译是1982年《世界文学》第6期上秉衡翻译的《风》。其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有1986年漓江出版社力冈、冀刚译本,1987年1月《小说界》童宪刚等节译本,198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顾亚铃、白春仁译本和1987年外国文学出版社蓝英年译本。这部小说是作者花了10年 (1945—1955)时间完成的,手稿交给《新世界》杂志,不料竞被退稿,而在由费定、西蒙诺夫、拉甫列涅夫等人签名的编辑部退稿信中写道:“我们和您所站的立场完全相反,因此在《新世界》上发表您这部长篇小说根本不可能。”信中还说这部小说歪曲了十月革命的历史作用,按作者的观点,它“不仅没对我们的人民和人类历史有任何正面意义,而正相反,除了恶与不幸,没有带来任何东西”。1958年10月23日瑞典文学院授予作者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苏联当局立即通过费定要帕斯捷尔纳克拒绝奖金,否则将以叛国罪对他发难,并指出诺贝尔奖是叛卖的酬金。帕氏断然拒绝当局向他提出的这种可耻做法,于是对他的报复便接踵而至。《文学报》随即发表一篇题为《国际反动势カ的一次挑衅性偷袭》的文章,认定西方出版商们对小说关注的是因为小说中的反人民性,仇恨和藐视普通人的情绪。莫斯科作家全体大会又将他开除出苏联作协。这样,帕氏便被迫放弃奖金,并发电报给诺贝尔奖委员会秘书安德斯•埃斯特说由于我所属的社会对你们的奖励的用意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得的奖金。请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悦。”
1991年,三联书店出版了高莽译的帕斯捷尔纳克的自传体随笔录《人和事》。丛阳在《沉重的梦想》一文中谈了他读《人和事》的感想,他说在此书中,一并收入还有他在20年代试写的自传《安全保护证》,虽然他承认有‘毫无必要的造作’,但在我看来却是他生活中最快乐的篇章,那里他沐浴在艺术的温馨世界里。……但到了《日瓦戈医生》事件以后写的《人与事》虽则两篇都是自传,后者更多流露出作家内心的苦痛与宿命。……同样写两位天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与叶赛宁的死。在《安全保护 证》中,多侧重写马雅可夫斯基的感性生活,把他写得像个快乐的大小孩,写他的死更多是场景的描述。而《人与事》中,帕斯捷尔纳克在叙述叶赛宁等一大批天才之死时,笔触深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并深切理解了他们那ー颗颗寓藏着痛苦的心灵,回顾自己所历经的风雨洗礼,也不免有‘踏尽红尘,何处是吾乡?’的苍凉。……终其ー生他始終没有离开过自己的祖国——俄罗斯,即使在政府‘离开苏联不会制造任何障碍’的逐客令下,仍然不愿放弃俄罗斯……我想,在今天看来他没有离开俄罗斯而去自由的西方,做个‘持不同政见者’的争议人物是不可理解的,现在有多少人渴慕过这份名誉,以至于前脚刚刚跨出家门,便立即在彼岸构筑起脆弱的思想堡垒,最后堡垒还不是另ー种象牙之塔吗?伹是要知道,‘为真理而死难,为真理而生更难’(文德尔班)。在这里帕斯捷尔纳克无疑代表全人类知识分子的良知。在西方有识之士也同样深深理解了他……”
帕斯捷尔纳克其他作品的中译,尚有报告文学《马雅可夫斯基在我的一生中》,诗歌《邂逅》、《雨霁》、《冬夜》等,主要译者还有刘湛秋、吴笛、顾亚铃、周成堰等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