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因此,从认知语言学(CL)角度来看,基本句子结构都是人们在对现实体验认知的基础上从一些根本的“概念基型”历时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体验认知上的基础。认知语言学家们基于这样的“概念基型”建立了一 些“典范事件模型” (canonical event models)来解释这些基本句法结构的成因。就英语而言,认知语言学建立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兰格科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雷科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王寅的事件域模型等。这里主要根据雷科夫的理想化认知模型对英语基本句法结构略作分析。
人脑的发展具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具有很大程度上相似的体验认知,因此人具有的賦予意义的能力表现出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大大限制了赋予意义的个体性或任意性。生物学机制使人们依靠基因的选择和传承保留了祖先的经验。依靠共有的种系历史和相似的个体经历,人类具有共享的賦予意义的根本方式。认知语言学(CL)认为,意义以人的认知结构和概念结构为基础,是语言社团成员基于相互理解而达成的共识,具有主体间性。尽管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本是用来分析范畴化、意义和理解的,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分析句法结构、句型及其应用。基本句法结构也可以看做句子的ICM,且具有原型性和图式性。在这个意义上,也就存在七个句法结构范畴,各以一个基本句子结构为构造基型。具体的句子是这些ICM的实例,用于各种具体的交际场合和情境以满足各种思想表达的需要。英语句子归于以各种句型为原型的次范畴,这些句型原型也具有ICM性质,尽管与基本句子结构不在同一层次,不如基本句子结构原型更为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语句型对于逆向汉英翻译者以及以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语言实践中,恰当应用句型来产出英语句子能够使这样的句子更容易为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