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语言、文化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性。语言学家主要关注的是了解人类是如何使用语言交际的。人类的交际系统主要有三种方式,即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和副语言交际。这三种交际方式分别使用不同的交际载体和交际通道。语言的用途就是创造 交际语篇,传递认知意义、言语功能意义和话语意义(大体对应功 能语言学所谓的语言三个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语言的交际运用是通过语篇来实现的,因此一般把语篇看做人 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意义单位。
关于作为语言交际意义单位的语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路子。 第一种是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主要分析自然发生的口头言语,如会话、评论、演讲等。第二种是语篇分析(TextAnalysis), 重点分析文本的结构,如各种文章、书面通知等。但是话语和语篇 的界限并不明确,二者都可用来指一切具有交际功能的口头或书面的语言单位。据王寅分析,一些学者,如范迪克 ,格拉波&卡普兰,弗雷德曼的论述涵盖口头的话语和书面的话语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s),而威多森,韩礼德,克雷斯,雷奇-塔里等人的讨论用的是口头话语和书面文本 (spoken and written texts )。从以上也可看出,关于英语术语 Discourse和Text,学术界的使用情况不统一,英美学者多用前者, 欧洲大陆学者多用后者,即使是使用同样的术语,定义也可能不一 样。这里主要讨论同一文化体系内的语言交际 (主要是语篇的问题),拟采用英语术语text,涵盖静态形式(可称 为“文本")和动态义两层含义。
语篇研究根据时间段可分为三个时期:1950年代一 1960年代 是启蒙时期;1960年代初一 1970年代中期是开拓时期;1970年代 至今是巩固时期。语篇研究的历史还可以前溯。 康纳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语篇分析可溯至布拉格学派的马瑟休斯在1920年代的工作,后来由菲尔巴斯和戴恩在1950—1960年代加以发展。布拉格学派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概念,描写了句子中信息流的模式及其与语篇连贯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