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中西诗坛会通的桥梁是翻译。遗憾的是,能建构这座桥梁的能工巧匠实在罕见。不过大体说来,近百年来的中西诗对译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其中犹以英诗汉译的成就值得称道。
1915年,庶德(Ezra Pound)的汉诗英译《神州集》(Cathay)问世,美国诗歌界很快掀起一股中国热,各种汉诗词英译本层见叠出,蔚为大观,成为美国新诗歌运动的主要外来动力,其影响之大,“可能是无可估量的这种通过翻译而一度雄踞美国诗坛的中国诗使得美国人惊呼“我的灵魂吻到了不朽的中国之魂,我感到我们西方人全是野蛮人,洋鬼子,我们几乎不懂什么叫‘诗’”。其中一些译诗集长期以来被用作欧美各大学权威性的中国文学教材,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译诗的很大一部分忠实性方面是大成问题的。下面仅就《关雎》一诗的几种外国专家的英译作些探讨,以见当时美国读者接受的是什么样的“不朽的”中国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莱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莱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Ode (Kwan ts' eu)
Tr. James Legge
Kwan kwan go the ospreys.
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
The modest, retiring, virtuoust young lady:—
For our prince a good mate 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