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除了要联系上下文以外,译文还应考虑原语词汇的隐含意义的传达。内涵意义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是一种联想意义,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并没有一定的表面词汇形式,往往处于隐含的状态,但它仍然属于作者的交际意图之一。如果这种隐含的意义对理解文章的主题或人物起重要作用的话,那么在译文中应被直接了当地表达出来。
接受者对信息的形式和内容的理解,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各自的文化预设(cultural presuppositions)。原文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来为传达信息而创造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的。原文读者与原文作者一般具有共同的文化预设,因此读者既能按作者所期望的那样,透过词汇的表面形式去理解交际信息的全部内容, 同时又能领会到文章含蓄而深邃的风格。然而,译语读者并不熟悉原语读者的文化预设,因此只能按照自己的文化预设去理解译文词汇。当译文词汇与原语词汇在文化上存在巨大差异时,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由相应的词汇而产生的联想是大相径庭的。为了弥补这种差异,译者必须在译文形式上做一定的调整,补充与原语内涵意义相关的信息。否则,不仅原文深刻的内涵会丧失殆尽,译语读者还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例如: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Kung was the only long-gowned customer to drink his own standing. Although he wore a long gown,it was dirty and tattered, and looked as if it had not been washed or mended for over ten years. (杨宪益 戴乃迭 译)
“长衫”,在中国封建时代是上层社会的有钱人的穿着,是文化阶层的读书人的标志。小说中穿长衫者可以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孔乙己虽然也“穿长衫”,但却和短衣帮一样站着喝酒,“是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是全文中含义极深的一笔。孔 乙己站着喝酒表示穷困潦倒,地位卑下,“长衫”并不能帮助他“慢慢地坐着喝”,但他又不肯忘记读书人的清高身份和大家庭出身的背景。即使那件长衫又脏又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也不肯脱,而要借此来抬髙自己的身份,摆出一副读书人的架子来。作者正是抓住了“穿长衫”这一富有鲜明特色的生活现象,成功地刻画了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从而深化了整个文章的主题。
英语中的“long gown”和“short coat”对于英语读者而言只是不同的衣服而已,并非地位与知识的标志,因此难以将“long gown”与孔乙己的穷酸迂腐的性格联系起来。John Day采用的直译(long gown) + 脚注(long gowns were usually worn only by the gemry)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含在“长衫”一词中的文化意义,使译语读者也能如汉语读者一样领会到原文深刻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