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2. 词语排列或句子结构因素
当句子中出现名词的简单并列,而翻译时间又紧,译员可以考虑适当省略,但必须明确省去的词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
同样,若多个句子或短语中出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可以考虑将其压缩、合并。例如中方表示“关于这个问题,有人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担心”,其中“顾虑”和“担心”意义相近,可以分别译成「懸念」和「心配」,也可合二为一,比如:「この問題について、あれこれ心配したりしている人がいます。」
汉语中为增强语言气势经常使用排比,而翻译时如果直接照搬,往往使句子变得冗长拖沓,这时也需要对内容进行合并或适当省略。如中方致辞时用到“研究新情况、迎接新挑战、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结构相当工整,但如果全用「新しい」翻译,日语的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这里如果适当省略并调整句式,译成「新しい
情勢のなかで、機会をとらえ、挑戦に立ち向かい、新たな優位を保つ」则可避免这样的问题,事半功倍。
日语中还可以看到由「たとえば」「つまり」「いわゆる」「~という~」等词语连接的句子,用来进行举例、概括或说明等。对前后两部分内容,一般可以选择较为简单、易懂的部分进行翻译。例如本课会话中,日本客人说:「話によると、ブーアール茶の飲み方は普通のお茶より複雑で、『洗茶』とか、つまりお茶を洗ったりするそうですが、本当ですか。」译员如果不熟悉专业知识,又缺少书面汉字的帮助,可能听到「せんちゃ」会反应不过来,但凭借「つまり」之后的部分,也可以完成翻译:“听说普洱茶喝起来比普通的茶复杂,要把茶洗一下是吗?”类似的,日方说:「ロックアップという株式の売却制限が解除されて、市場に影響を与えています。」其中「ロックアップ」属于专业词汇,指“限售股”或“非流通股”,尽管译员不了解有关知识,也可以通过「という」后面的内容大致进行翻译:“股票抛售限制的解除给市场带来了影响。”
3. 中日间语言习惯差异因素
在“加译”应用技巧时,包括日译中时添加被省略的主语和其他人称代词等。而在反向操作的中译日时,根据日语的表达习惯,一般会将主语等省略,或通过授受关系、敬语等其他方式进行表达。比如汉语“我有面包,你吃吗?”可译成:「パンがありますが、食べますか。」“您何时能给我回音?”可译成:「いつお返事をいただけますか。」
中译日过程中,还常常省去一些动词。如“我喜欢吃肉”可译成「私は肉が好きです」,一般不会特别强调「私は肉を食べるのが好きです」。
作为日语的表达习惯,欲言又止、省略后一半的现象也很普遍,相应的翻译中,也应考虑。如汉语说:“我有个要求,请考虑一下。”可以只译前半句「一つお願いがありますが、……」而不刻意翻译后半部分「考えていただけないでしょうか」。
此外,在具体场景中,有些内容清晰明了,不逐一翻译也不影响双方交流,这时进行归纳、省略更有助提高交流的效率。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的减译,都不能忽视意义的完整、准确传达。话语的要点绝不能省略.这一点必须明确。要不要减,怎么减取决于译员自身的判断,对细节内容可以压缩、合并或省略,但不能不负责任地整句、整段删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