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减译主要指译员对原语的内容进行压缩、归纳、合并、省略等多种处理的技巧。有时,遇到听不清、听不懂、译不出的内容,如果没有大碍,也可进行适当省略,但必须慎重。“减译”不可变成“减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口译不能“贪污”,不能“吃话”。
减译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保证意思的准确传递,原意不发生根本改变。
运用减译技巧,可以使译语表达更为简洁明了、清楚易懂,在耳边低语口译、同声传译等时间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这种手法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使用减译技巧,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
1. 说话人或译员等人为因素
在没有原稿的即兴演讲、会谈等场台,说话人有时会出现啰嗦反复、跑题甚至明显不妥的失言等。这时,译员首先需要对其说话内容进行整理,在头脑中理清头绪,对重复、跑题的内容一般就自然舍弃了。当然,译员必须准确判断这样的重复是否出于说话人的故意,如果说话人欲通过重复达到强调的作用,这里就不能简单省略了。
比如在购物时,店家的语言比较随意且口语化,其中就不乏啰嗦反复,比如:“这里边有好多不同的地方。有些是上海的,还有些是新疆的,还有福建的、四川的,好多地方。苏州的也有。”翻译时,抓住重点,将相关地名表达清楚即可,可译成:「ここにはいろいろな地方の写真があります。上海、新疆、福建、四川など、蘇州の写真もあります。」反复出现的“有些……还有些……”、“好多地方”则可省去。又如:“你如果挂在客厅的话,可能稍微大点的好。然后呢,这里有上海的,还有其他地方的,这根据你个人的需求。”前后两句缺乏合理的逻辑关联,译员应从前后情景中判断前一句在谈照片和房间大小的关系,后一句则是关于照片的内容,因此可以译成:「もしリビングに飾るのなら、大きめのものがいいかもしれません。写真の内容もお好みによります。」
在一些研讨会的答疑环节中,有的听众常常先发表感想或自己的观点,而迟迟不提问,为了提高效率,译员应对提问者的语言内容进行适当凝练,将翻译重点放在真正的问题上。
口译现场译员难免会遇到翻不出的词,如果不影响全局,且原意基本不变,对这些难译的内容可采取省略的方法,以免卡壳。比如中方对日方提出:“您可不能保守呀!希望把您的技术全都传授给我们。”其中“保守”一词译员无法应对,暂且省去,译成「ぜひお持ちのすべての技術を教えてください」也可传递相关信息。当然,
遇到此类情况事后应进行确认,及时拾遗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