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所谓“加译”,顾名思义,就是指译员根据说话人的原语,在译出语中适当添加有关词句,以求准确流畅地传达意思。加译不是简单的字句对译,因此也属于意译的范畴,也有人称其为“详译”。
口译过程由说者、译者、听者三方共同构成,仅仅译员自己理解说话人的意图是不够的,将这种意图准确传达给听者才是最重要的。不同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在表面文字之下,还可能潜藏着各种深层的意义。译员熟悉双方的语言文化,一般能准确理解这类“弦外之音”,而听话人则未必具有这种能力。译员必须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对原语中没有直接表达的内容进行添加。日语的沟通经常讲究「以心伝心」,即不用明说彼此心知肚明。而同样的表达拿到汉语中则可能因为意义不明确而引起听者混乱,因此,加译在中日口译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简而言之,加译必须以准确把握说话人的意图为前提,应以不改变原意、不画蛇添足为限,其关键目的在于传达意义、防止误解。
1. 被省略内容的添加
加译最常出现在原语中有省略的情况下。日语,特别是在口语中,主语及其他句子成分的省略很常见,因此日译中时,常常会用到加译的手法。
有时,这一过程对译员来说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比如,日方说:「国際交流を念頭においたうえで、日中双方から優秀な人材を出し合ったほうがふさわしいと思います。」分析这句话,谓语动词「思います」省略了对应的主语,在日语中这种省略完全不影响交流。然而译成汉语时,此处如果没有主语就明显不自然,出于一般的说话习惯,译员很自然地将其译成:“我们认为考虑到国际交流,应该由日中双方共同派出优秀的人才比较合适。”这就是一个很自然的加译操作。
有时,即使话题中涉及多方,日语也可能省略这些主语。例如:「この間、協力して欲しいことがあって相談すると、「考えさせてください』というので、期待しているんですが、まだ、何の返事もないんですよ。」仔细分析这句话,其中显然包含两个人,且「相談する」「いう」「期待する」这些动词的主语在两者间反复变化。日语中省略主语没问题,而汉语则不行,需要添加主语,可译成:“上次,我跟别人商量,想请他帮忙,他说:‘让我考虑考虑。’我盼着回音,可至今什么消息也没有。”
除了主语省略,日语表达常讲究委婉,句中的各种成分都可能出现省略。这也需要译员根据具体场景,及时添加各种相应成分,使汉语表达更为准确、自然。例如,会话中日方说:「~について、私どもは基本的な合意に達したとの認識を持っていますが。」这句话其实省去了后半部分,并未讲完。如果译员只根据字面翻译成“我方认为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在会话中显得唐突,也没有传达说话人希望征求对方意见的真正意图。这里加上“不知贵方意见如何?”就比较合适。类似的,日语中常见「今日はお忙しいところ、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的说法,翻译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具体内容,如“今天感谢您百忙中接受采访”、“今天感谢您百忙中出席本次会议”等。
当然,并非所有省略现象都需要进行添加。有时,关于谈话双方共知的内容,也常常省略。如日方说:「この間お願いした件、どうでしたか。」译成:“上次拜托您的事情怎么样了?”中方回答:“那件事没问题,您就放心吧。”译成:「その件は大丈夫です。ご安心ください。」在这段会话中,译员甚至可能不知道究竟在说什么,但没有任何添加,也可以完成双方意思的传递。
面对说话人的各种省略,译员还需判断其意图所在,若是故意的省略,则没必要,甚至不可以擅自添加,破坏原话的效果。而对于被省略的具体内容如果译员本身也难以确定,切忌自作聪明、随意瞎猜、乱加。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与说话人进行确认。
2. 具体化翻译
除了省略之外,日语中有时会出现些含糊的表达,诸如「あれ」「なん」等。翻译时为了保证其意义确,往往需要根据上下文对这些部分进行“具体化翻译”,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加译。例如,日方说:「このことにつきまして、あれですから、表に出さないでください。」此处的「あれですから」模糊不清,需根据实际情况判断翻
译,如:“关于这一点,还没有最后确定,请不要外传。”或“关于这一点,属于内部信息,请不要外传。”等等。又如:「これはここだけの話で、上司に知られるとなんですから、内緒にしてください。」可以译成:“这话只在这里说说,要是被上头知道就不好了,请保密。”对于“具体化翻译”,译员应慎重,需要了解有关情况,如有可能应向说话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