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是同声传译中常用的手段之一。英汉翻译中多种情况需要归纳这种方法来处理。这里介绍最常用的三种类型:总结性归纳、预测性归纳和简化性归纳。三者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三者都需要一定的收敛性思维能力,也就是说,能在一瞬间,把有关内容(已听到的或自己预测到的)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概括或提示出来。
核心例句
1.总结性归纳
“总结性归纳”一般比较容易,常用的词有都”、“这”、“这些”、“即”、“这就是”、“也就是”等等。
The author has written many novels, essays and plays / on social problems.
这个作者写过许多小说、杂文和剧本,都是关于社会问题的。
这句话既是顺句驱动而形成的归纳,又是“总结性归纳”。遇到列举一系列东西的情况,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造成遗漏。所以,翻译按顺句驱动的方法,先听到的先译,句子断在plays。如何把句子再连下去,就需要有合适的词。同时,由于前面提到了“小说、杂文和剧本这本身就需要一个归纳性的词来处理一下,所以就用了“都”。这种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讲话人列出一系列东西的情况。
除了这类“总结性归纳”,还有下面这种常见的情况:
The challeng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to promote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ing and liberalizing international economy.
笔译的话,句子译为:
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就是在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国际经济中促进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
但在同传时,译员极有可能把句子断在development之后,使后面的短语比较难处理。我们可以用总结性归纳方法来处理这种情况。整句话译为:国际社会面临的挑战就是促进增长和可持续的发展,也就是要在一个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国际经济中去这样做。
总结性归纳也包括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讲话人引用诗歌或法律文件,一时很难译全译精,作为一种应急手段,译员可把讲话人的意思迅速归纳,翻译时,加上“大意是…,”再往下进行翻译。
2.预测性归纳
It is therefore in the interest of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 to adopt structural adjustment policies that will phase out the uncompetitive production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笔译时,这句话可以译为:
因此,采取结构调整政策,淘汰缺乏竞争能力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部门,是对工业国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