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对有丰富翻译实践经验的人来说,翻译时他可能不会按部就班地按照翻译步骤去进行翻译工作,但他仍自觉不自觉地遵守着翻译步骤的某种规律。美国翻译家奈达博士在他的《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将翻译程序归纳为八个步骤。我国翻译家金堤在所著的《等效翻译探索》一书中将翻译步 骤 分 为 三 个 阶段,共九步。笔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将翻译的基本步骤用下图所示的流程图加以说明。
1. 分析信息
分析信息是翻译的第一步,译者接触到需要翻译的语言信息,必须对该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对原文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研究原文的表层语义信息和深层语义信息。此外,正确把握原文的风格信息。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风格信息主要侧重于原文文体信息,必要时译者还需了解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文学翻译的译者必须了解原作者的写作风格)。
2. 传译信息
传译信息步骤是把原文信息传译到译入语中去,是从英语思维到译入语思维的转换过程。众所周知,要做到完全用英语思维,对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的人,即使在英美国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也不容易做到,可能还不及在英美国家出生、长大的十几岁的小孩。笔者这里指的是译者在阅读原文的时候用英语思维,换言之,译者在分析、理解原文的时候,不能拿自己的母语概念去套原文。译者在传译过程中必须从词语、短语、句子、段落到篇章的结构都考虑到。原文的信息经过译者的大脑加工后,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3. 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是原文信息在译文中的再现。信息重组充分体现灵活对等的翻译原则。在这一阶段中,译者应充分发挥自己母语的驾驭能力,在把握住原文的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基础上,用母语(译入语)进行思维,将经过自己大脑加工的原文信息用自己认为是最佳的译入语进行重组。换言之,进行信息重组时,译者不能受原文语言框架的影响,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句子形式,而要侧重原文的信息内容。译者要能做到上文所提到的“进得去”和“出得来”。信息重组过程中,译者所用的译入语必须非常地道,且其形式若能与原文语言形式对等当然最好。但是,信息重组过程中碰到形式与内容的矛盾时,译者应该无条件地优先考虑内容对等。
信息重组过程是一种双轨并行的工作。译者一方面要吸收原文信息,另一方面又要用译入语重组信息,同时又要做到原语和译入语不受彼此语言规律的干扰,将原文信息忠实地、准确地、科学地、合乎逻辑地用译入语进行重组,以让原文信息在译文中得以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