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中医翻译 > 正文

中医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问题

发布时间: 2017-05-04 15:23:2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在中医翻译上为了实现理想的信息再现,我们一般都是直译意译兼取并用。但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译,什么情況下采用意译呢?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直译与意译一直是译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中医翻译界也不例外。实际上,直译或意译都不是翻译的实质问题。二者的关系并非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世界上恐怕很难找到完全采用直译或意译的译者或译著。在中医翻译上为了实现理想的信息再现,我们一般都是直译意译兼取并用。但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直译,什么情況下采用意译呢?对此我们还需作进一步的分析。
 
英围翻译理论家彼德.纽马克在充分研究了语言学家布莱尔 (Boler)和雅克布森(Jacobson)提出的语言三大功能(一是表情:expressive Function; 二是传达信息:informative function;三是产生效果:vocative function)的基础上。对直译和意译的意义及适用范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直译倾向原文语言,意译倾向译文语言。前者语言忠实,为语义翻译;后者语言地道,为交际翻译,交际翻译注重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效果,语义翻译注重译出原文的所有意思。
 
事实上,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根本区别在于交际翻译强调信息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强调信息内容。比如将中医上的“血之府”译成英语,交际翻译为“vessel”,语言地道,因为“vessel”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一个习惯表达法;语义翻译为“house of blood”虽然译出了原文语义,读者却不易理解其语义所指。但是,由于交际翻译中使用了常见通俗的词来代替原文意义复杂的词,往往会导致翻译不足。这种情况在中医翻译中是很常见的,如中医上的“气”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呼吸过程中进出人体的空气;二是指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三是指人体及脏器组织的功能。而目前很多人都将“气”译为vital energy,与原文之义有较大的出入。
 
语义翻译注重原作者的思维过程,不过多地考虑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导致欠额翻译,比如中医上的“鬼击”(指某些原因不明的暴症)译为ghost strike即属此例。在中文中“鬼击”中的“鬼”并非指“鬼怪”,而是指“莫明其妙”之意。而“击”也并非指“打击”而是指“突发”之意,原译者在语义翻译中过分注重于形式对等,结果给译文增添了原文没有的意思,从而导致翻译过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表达形式上。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可以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有权调整原文的逻辑关系。使含糊不清的概念明朗起来,删去重复赘述,使独特的语言规范。有时译者还可以改正原文中的事实错误与笔误,这在语义翻译中是不允许的。为了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形式,语义翻译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待的表达形式,从而发挥了语言的表述功能。而交际翻译所注重的是信息的传递,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了语言传达信息以及产生效果的功能。
 
在中医翻译中,我们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结合起来运用,以提高信息再现的深度与广度。采用交际翻译主要是突出译文的直观性,而采用语义翻译主要是强调忠实于原作,但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向读者传达原文的信息。纽马克认为,为了能在译文中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即使原文不是现代作品,也要用现代语言来译,以便使译文更接近读者。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