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上焉。...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严复《天演论.译立言》
1. 原文:On this board,thirsty strangers deposited their cups as they stood in the road and drank,and threw the dregs on the dusty ground to the pattern of Polynesia,and wished they could have a restful seat inside.(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患酒喝的客人,都站在路上买醉,往这块隔板上放空酒杯;他们把酒渣儿洒在满是尘土的地上,做成玻里尼西亚群岛的花样。他们很想能在屋子里面,有一个安身落座的地方。(张谷若译)
赏析:"thirsty"是“口渴的”的意思,用在原文中当然不是指“客人”渴了想喝水,译成“患酒喝得”恐怕是最好的选择。“站在路上买醉”,似乎不是很忠实于原文,但转念一想,既然爱酒都爱到"thirsty"的地步,那么终于寻找到了一个喝酒的机会,不喝个半醉不醉,反而不可想象了,所以“买酒”即“买醉”。
2. 原文:No greater misfortune can befall a country than to be governed by an old tyrant.
译文:国之横祸,莫过于暴君当政。
赏析:现代汉语是在古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当于现代汉语来说,古汉语有它自己的优势,如词汇丰富、语法有弹性、表情表意能力强等等,在写作和翻译时,适当的运用一些古汉语的语素或词,能给文章带来一种书卷气,显得庄重典雅。上面这个译例就体现了这种特色,译者灵活套用了古汉语的句子结构,使用了古汉语的个别语素(词语),译出的句子简洁、庄重,读者好似看见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摇头晃脑地评说历史。
3. 原文:Hearing Debs was an experience.
译文:听德布斯演讲可真带劲。
赏析:如果说上一译句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学识渊博的老学究在摇头晃脑地评说历史的话,读了这一句译文,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场面:一个求知若渴、激情满怀的青年学子在听了一场演讲后,眉飞色舞地对没有去听演讲的同伴大谈特谈演讲人演讲艺术之高超。译者使用了口语体“可真带劲”来译"was an experience",准确、生动。
4. 原文:Charity begins at home,they say.(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译文:人家不是说,行善得由己及人吗?(张谷若译)
赏析:“行善得由己及人”,在形式上颇像哲言警句,在意义上非常忠实于原文。
5. 原文:The large cities absorb the wealth and fashion of the nation.
译文:大都市是一国的财富集中之地,时髦风尚的观瞻所系。
赏析:动词"absorb"在译文中化成了名词词组“集中之地”和“观瞻所系”,这种英译汉时“动”变“名”的小花招,对翻译有兴趣的朋友恐怕已烂熟于心了吧?译句工整的结构也值得提及。
6. 原文:Friendship and play shorten the day.
译文:好朋友,共游玩,日子过得欢。
赏析:原句出自一首儿歌,为了让译句容易为少年儿童接受,丰华瞻先生以效果对等为翻译原则,不受原句形式上的束缚,打破原句的结构,创造性地将原句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处理。针对原句中"play"同"day"押韵,译者选了“玩”和“欢”两个字,韵母相同,读来流利、上口,也便于记忆。
7. 原文:She has beauty still,and,if it be not in its heyday,it is not yet in its autumn.
译文:她依然很美,如果不是芳华正茂,也还不到迟暮之年。(黄邦杰)
赏析:"heyday""autumn"都是比喻的用法,原句后半部还有对仗,翻译时不能不考虑这些因素,译成如上的句子,“不论从意思、文字或对仗来比较,中译都可与原作旗鼓相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