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翻译质量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 2022-08-16 09:18:1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通过上述实例,从翻译公司的角度来分析翻译质量,可以引发如下的思考:


1. 除了语言层面的因素,还有很多语言层面以外的因素,会对最终的翻译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翻译行为理论,原文文本只是翻译实现交流功能的一个工具。一直以来,翻译研究常常关注的是原文作者、原文文本、译者、译作,偏重于语言层面的分析和批评,有时候,甚至连译者都隐去了,只分析译作,而忽略了发起人、委托人、译文读者等相关方对翻译行为的影响,而翻译行为理论的创建者曼塔利对这些概念进行了定义,引发对翻译行为过程的重视。“翻译行为理论将翻译行为置于广阔的职业情境之下,不仅仅译者,包括原文作者、发起人或委托人以及译文读者在内的各方也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在这样的行为过程中,“翻译是以目的和结果为导向的人际互动”。


2. 来自原文质量和译文目的不清的影响


在翻译行为过程中,只有发起人/委托人、译者是有意识地直接参与到翻译过程中,而其他相关方,比如: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和用户,或多或少间接地参与到翻译过程中,但他们对翻译的最终质量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原文的优劣。一方面,在职业翻译情境下,翻译公司经常会接到一些非英语国家人士撰写的英文稿件,原文中充斥着语法错误,模棱两可,常常给翻译人员带来极大的困扰,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译文,要达到通顺、准确,真是难上加难。中译英时中文不佳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另一方面,翻译人员常常并不清楚译文接受者是谁,更别提了解他们的需求了,大部分信息只能通过对原文的分析获得。


3. 翻译行为过程中各方地位的影响


译者如何在发起人/委托人的翻译要求与译文用户的需求间取得平衡,这是译者在忠于原文还是使译文通顺,在质量和效率这一对矛盾体之外,还需面临的又一挑战。而在展示翻译的最终成果或决定翻译的最终译文时,译者又有多少话语权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翻译要求”实施的翻译是否真能帮助发起人达到翻译的目的呢?比如中国企业想要“走出去”,要求将企业简介进行翻译,而即便是达到了信、达、雅的翻译,是否真能对国外的潜在客户产生诉求呢?还是需要翻译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和特点,做一定的创译或者编译呢?但是这样的创译或者编译,从客户角度来看,是否是违背合同和翻译要求的呢?


4. 交稿时间的影响

译者最终的交付产品是译者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限制情况下产生的作品。但在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估或翻译批评时,我们更多地是把翻译成品脱离其产生的背景,放在“玻璃瓶”里或显微镜下,在“近似真空”的状态下进行评判,这样的翻译批评往往偏主观性,忽略了翻译行为过程中各种语言外因素的影响,脱离了翻译行为产生的情景。


总之,翻译过程中的相关方,对翻译质量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本地化测试的类型
  • 下一篇:数字化时代翻译的新形态探析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