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信仰差异给翻译带来的挑战

发布时间: 2023-11-16 09:31:3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信仰可分为经验信仰、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经验信仰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而获得,因而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除了思维方式和习惯之外,不同文化的信仰、价值和态度体系也千差万别。这些观念上的差异直接间接地在语言和交际行为上表现出来,成为翻译的难题。例如,中西文化审美观就大相径庭。传统中国娇弱无力、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在西方人眼中很可能被看成是病态;不少美国白人妇女千方百计追求suntanned;据说黑人社区某些学校正在极力宣传“黑即美”(Black is beautiful)的审美观。


信仰可分为经验信仰、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经验信仰通过直接感受和体验而获得,因而受到地域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据说法国的男孩儿能轻易列举出十余种酒的名称,美国衣阿华州农场上的男孩儿可用十来个不同的词称呼犁。阿拉伯语中涉及骆驼及其身体各部位的词语有数百个,而爱斯基摩人则有无数的词语描绘雪和雪的各种形态。文化焦点(cultural focus)的差异往往会使翻译时一方出现“词穷”。例如,在高度重视人际关系的中国文化中“叔叔”一词就很难贴切地翻译成英语。要么用欠译法(undertranslation)翻译成“uncle”,要么用描述法(descriptive translation)处理成“uncle on the father's side and younger than father”。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似乎都只能勉强达意。


相对而言,文化对经验信仰的影响远不如对信息信仰和推论信仰的影响深远。信息信仰形成于外界舆论、书报杂志、电视电影等新闻媒介的影响。例如,有些人偏信某家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是真实可靠的;另一些人可能认为《圣经》才是正确信息的来源,因而相信耶酥基督的种种奇迹;还有的人则可能认为《易经》才能揭示世界变化的规律。推论信仰也涉及到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有的文化注重直觉,有的文化注重理性,还有的文化注重经验。西方文化有一套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原理基础上的思维习惯,二千多年以来三段论法和演绎推理一直是西方文化思维的主流。而在东方,直觉和整体把握在思维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霍尔曾称伊朗的男子具有的“情感类性角色和理智类性角色”均与美国人“截然相反”:


伊朗的男人爱读诗歌,多愁善感,敏于直觉。他们常常显得不那么有逻辑头脑。男人们见面时热烈拥抱,热情握手。然而妇女看起来却冷静实际。她们身上的许多特点是美国男人的特点(T.Hall,1959)。


推理信仰的差异也间接地表现在不同文化的审美情趣上。中国的国画虽然也有工笔画,但主流仍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注重写意和主观表现,讲究浓淡、印象、夸张、暗示;而西方则注重客观再现,讲究光线、比例和结构。法国翻译理论家穆兰(G.Mounin)认为中国古诗无法翻译。这是因为除中国古诗的音韵、节奏、双关和语言形式是翻译的巨大障碍之外,中国古诗还可以让书法家书写挂在墙上,具有抽象画的特征。这一视觉形式很难在其他语言中得到再现。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散文翻译例文——泥土的微笑/Smile of the Earth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