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马雅可夫斯基作品译介

发布时间: 2020-05-17 09:13:5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语),是苏联社会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写的《开会速》ー诗...



马雅可夫斯基是“苏维埃时代最优秀的,最有才华的诗人”(斯大林语),是苏联社会主义诗歌的主要奠基人。他写的《开会速》ー诗,曾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早在1924年当帝国主义威胁中国革命时,他就写出了《不准干涉中国》ー诗,对中国人民伸出了声援之手。当1927年上海工人在周恩来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时,他把他的《最好的诗》献给了中国人民。当1930年苏联政府照会国民党政府和军队时,他又写了《致中国的照会》,号召:“千千万万的/工人的中国/伸出/手来/结成永远的友谊。”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和作品也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中国读者早在五四后就得知了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瞿秋白是第一个访问过马雅可夫斯基的中国人。1921年2月14日作为北京《晨报》驻莫斯科的特派记者的他写道:“前日, 我由友人介绍,见将来派名诗人马霞夸夫斯基。”同时,在《东方杂志》和《小说月报》 上,都对他作过介绍。


马雅可夫斯基曾经说过:“翻译诗一是诗难译,翻译我的诗一尤其难。”所以 我们直到1929年才有他诗歌的译作。那是光华书局出版的李一氓根据英文翻译和郭 沫若校阅的《新俄诗选》,内收三首诗。


1937年,上海的motor出版社出版了万湜旦根据世界语翻译的他的诗集《呐喊》,内收他有代表性的20首诗,其中包括《向左进行曲》、《通行证》(即《苏联护照》)等名诗。


1940年是马雅可夫斯基逝世十周年,重庆的《文学曰报》出了纪念特辑,中苏文化协会举行纪念活动。1949年以后,他的诗歌作品被大量介绍过来,甚至不少作品有多种译本,如长诗《列宁》,1951年有赵瑞蕻的译本,1953年有余振的译本,1961年又有飞白的译本。又如长诗《好》,1955年有余振的译本,1961年有飞白的译本。1955—195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集体翻译出版了五卷本的《马雅可夫斯基选集》,第一、二两卷为诗歌作品,第三卷为长诗,第四卷为剧本,第五卷为论文、演讲等作品。


改革开放后的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根据该社1957—1961的五卷本修订、由余振主编的四卷本新版《马雅可夫斯基选集》。原五卷本是集体翻译的,修订时仍请原译者加工修改,1986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飞白翻译的《马雅可夫斯基诗选》上、下两卷。


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对中国的革命诗歌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如田间、贺敬之等诗人都受过他的影响。郭沫若、萧三、艾青、李季、刘白羽、严辰、戈壁舟等写过纪念他的诗文。如郭沫若这样写道:“革命的/诗人,/‘进攻阶级’的/伟大的儿子,/中国人/早就知道/你的名字。”


1980年10月,为了纪念马雅可夫斯基逝世50周年,我国在武汉举行全国马雅可夫斯基讨论会,参加会议者共六十多人,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会后武汉大学出版了由戈宝权担任主编编辑的《马雅可夫斯基研究》ー书,书后附有陈予成等人整理的《马雅可夫斯基在中国资料索引》。


翻译马雅可夫斯基诗作较多者是飞白(1929— )。他生于杭州,本名汪飞白。 1947年人浙江大学外文系。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底进入华北大学,攻习政治和俄语。1950年参加人民解放军。50年代曾译苏联著名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瓦里希•焦尔金》,受到读者和诗歌界欢迎。1980年任杭州大学教授。所译有马雅可夫斯基《列宁》、《好》、马雅可夫斯基讽刺诗《开会迷》、《马雅可夫斯基诗选》3集,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红鼻子雪大王》,特瓦尔多夫斯基《春草因》、《山外青山天外天》,《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诗选》,希腊巴尔尼斯《贝芬杨尼斯的故事》以及主编《世界诗库》等。


马雅吋夫斯基的传记有时代出版社1954年出版的柯洛斯科夫著的《马耶可夫斯基传》,译者王鼎昌。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