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最佳关联

发布时间: 2019-09-20 08:39:0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译文2:

Grief Beyond Belief Tune:“Slow,Slow Song”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so drear,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Hardly warmed up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许渊冲译)


相形之下,译文1对原文亦步亦趋,几乎达到“字字对应”。除了没有模仿原词的押韵,无论在措辞、节奏与格式上都对原词在形式上惊人地“忠实”,但是遗憾的是却违背了达意的忠实与准确。比如,两个中文成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被机械地拆成了八个英文单词 Search. Search. Seek. Seek. Cold. Cold.;更有甚之,“三杯两盖淡酒”译成了 two cups, then three bowls of clear wine,虽然与原文似乎字对句比,但其语义却谬之千里。因而,原文的思想内容与哀怨伤感的情境在译文中受到损害,即译文不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而达到最佳关联。而译文2尽管在一些语言表达方面与原文有所偏离,却更能传达原文的意境从而保持了最佳关联。翻译大师林语堂甚至于对此词的译文作了更大胆的变革:比如,他创造性地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译为So dim, so dark,so dense, so dull,so damp, so dank,so dead,译文与原文的字面意义似乎并不一致,然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译语语言的优势(如此句连续用了七个押头韵的并列形容词取代原文的七个汉语叠声词),该译文巧妙地传达了原文的情感效果与美学效果,从而在译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显得更加优美流畅且晓畅易解,有效地传递了原文的最佳关联。 因而我们说创造性叛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能够再现最佳关联,形离而神似,“有些形似偏离的译文反倒成为真得原文风格之真髓的不朽之作”,即达到译文读者的认知期待与原文作者意图的最佳关联。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古代散文翻译示例
  • 下一篇:艾青诗集外译介绍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