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红楼梦》法译介绍

发布时间: 2019-08-20 08:55:3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1981年9月,伽利玛七星文库推出了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红楼梦》(Le rêve du Pavilion Rouge),译者是李治华及其夫人雅克琳•阿...



1981年9月,伽利玛七星文库推出了一百二十回全译本《红楼梦》(Le rêve du Pavilion Rouge)。译者是李治华及其夫人雅克琳•阿雷扎(Jacquelinè Alézais),校阅者是著名汉学家铎尔孟 (André d'Hormon) 。


在这之前,法国仅出过一部根据德国汉学家库恩节译的《红楼梦》(约为原书的十二分之五)的转译本Le Rêve dans le pavillion ,由巴黎居伊勒普拉出版公司出版。仅管宰恩认为这个转译本比较好,但毕竟不是全貌。因此,法国著名评论家克洛德• 罗阿(Claude Roy)不无讽刺地说:“巴尔扎克和斯汤达的全部作品,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译成中文。而被称为‘武器与法律之母’的法国,曾荣幸地参加了圆明园的洗劫,似两个世纪以来,却尤暇顾及到这部世界性的名著,我们真该为这样的国家而感到 自豪。”(《来自东方的一部巨著》,转引自《中国文学在法国》) 


新译本《红楼梦》的出版,震动了法国文学界和汉学界,受到欧洲的热烈欢迎。法国、瑞士、比利时等近20家报纸、杂志和电台都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文章。巴黎近郊各大小书店都是以显著地位陈列这部译著。许多专门销售东方文学的书店,还召集文艺爱好者和汉学家聚会,予以介绍,真可谓盛况空前。


李治华13岁就在北京中法大学附中学习法语,后就读于中法大学伏尔泰学院。1937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法国留学。1943年获里昂大学文学硕士学位,遂长期留居在法国,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巴黎国立东方语言学校和第八大学从事中法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的夫人雅克琳是法国女子高等师范文科毕业生,获得大中学校教师鉴定考试学衔,一直从事法国文学教学。铎尔孟曾任中法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主讲法国诗歌、戏剧和中译法课程。他本人是诗人,对中国古典诗词有深湛的了解,李治华曾是他的学生。铎尔孟在中国留居48年之后,告老退休回法国,此时正值《红楼梦》 开译之际,他欣然担任修改润饰法译工作,特別在诗词方面,作过一番精雕细琢。李治华从1954年冬季开始,十年如一日去见老师,商讨译文。修改到第五十回吋,铎尔孟不幸辞世。李氏夫妇只得担起修改工作,终于在1981年脱稿付梓。


《红楼梦》分上下两册,共3 400页。除3 200余页的正文译文外,还有长达72页的引言和简略的参考书目。96页的版本注释,精选原版本木刻插图199幅,400多个人名对照表(书中人名用的意译,故另加一份人名意译、音译对照表;超越百数的大观园地名表,大观园、荣国府的平面图和贾氏家族一览表,真可谓洋洋大观。此译本前八十回系根据脂砚斋评本译出,后四十回则根据程乙本译出。


《红楼梦》问世之日,李治华曾作《自题小照》诗:“胸怀壮志走他乡,迻译瑰宝不认狂。卅年ー觉红楼梦,平生夙愿今日偿。”后有跋语云:《红楼梦》法译本今日梓行,一世沧桑,几经辛苦,青春何在,而白发凋零矣!译此巨著,或可自慰慰人欤?感叹之余,诌得打油诗一首,不谐不仄,题诸小照,遥寄故人,以博一笑耳!”李氏夫妇耗尽心血,孜孜矻矻,三十年如一日,刻意求精,成此辉煌巨著,众ロ交誉。或问经验,答曰“唯爱与恒而己。”《红楼梦》一出,法国学术界便立刻对《红楼梦》开展研究,不无卓见。 还有不少人以《红楼梦》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选题。就连法国中学教师鉴定考试也以《红楼梦》为内容。根据钱林森先生预测,法国汉学家可能在红学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