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所谓读者角度指纯粹从诗歌欣赏者(读者)本身的鉴赏心理出发来欣赏诗作的角度。在外国,类似的理论称为读者反应理论,德国的尧斯、伊塞尔、福尔曼、普莱森丹茨和施特利德等人力主此说。其实这种理论亦非单纯的舶来品,借一句鲁迅的话,谓之“古已有之”。例如王夫之、王国维等都有过类似的说法。不过我这里所说的读者角度与读者反应理论还有所区别,我这里所注重的是主张读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的主观欣赏 能力。为此,我把读者角度分为主动读者角度和被动读者角度。
1. 被动读者角度
我们有时喜欢上一首诗,井非因为我们自己真正受了感染,而是因为另一些读者的宣传、推荐;尤其当这些读者是我们所尊重的人或亲近的人时,我们所受的暗示就特别强。我们假定,既然大家都认为这诗好,大概不会错,所以我们在欣赏之前就戴上了有色眼镜,极力去看诗中那种据说被揭示出来了的美妙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东西,我们的想象力也会自发地补充上这些东西, 使我们获得这种由别人强加给我们的审美效果。稍懂一点视觉原理的人都知 道,如果我们看一幅隐含两种人物或物体的黑白相间的图案时,当我们预先被告知其中一种图形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被告知的图形而看不出另一个图形。当哈姆雷特指着天上的云告诉波洛纽斯,说那是一头骆驼时,波洛纽斯毫不犹豫地便看出那是骆驼;当哈姆雷特又改口说那片云像鼬鼠时,波洛纽斯也立刻附和说那的确像鼬鼠。波洛纽斯也许是在纯粹地奉迎哈姆雷特,但也可以是在说实话。因为只要哈姆雷特指出云像什么时,惯于奉迎的波洛纽 斯一定会调动自己的想像力去努力看出该物与云相似的持点,由于云状变幻无端,可以貌似很多东西,所以哈姆雷特说它像什么,就有可能诱使波洛纽斯去极力相信它像什么。这并没有什么不可理解处,现代心理学已证明这种心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理,由于诗歌具有多义性,所以随便别人指出某一种含义并加以强调,我们都有可能去相信。这种纯粹被动地欣赏诗歌,就意味着欣赏者处于被动读者角度上。
2. 主动读者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