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歌曲可不可译?

发布时间: 2017-11-27 14:42:0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如果以传达歌词的涵意、意境、意象之美和形式美为标准,那么大多数歌曲都是可译的,如果以传达歌词的语音、音韵美为标准,则所...



诗可译或不可译,至今争论不体。“诗”犹如此,“歌”何以堪。歌曲,也面临着同样的质疑。而奥斯卡电影歌曲都属于流行歌曲范畴,由流行歌手来演唱流行歌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应该说,请来演唱的几位歌手演绎得相当不错,当然,比起美国歌星来不免逊色,这是无可否认的,但也不至于是“三流货色”。


同样在美国,除了在歌剧舞台或在艺术歌曲音乐会等某些特殊场合,美国人通常极少用外语演唱。他们奉行“拿来主义”,把其他国家的歌曲,或译成英语,或另填英语歌词来演唱。他们用英语唱中国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用英语唱意大利拿坡里歌曲《我的太阳》(My Sun,另ー种版本取名:it's Now or Never)和《重归苏莲托》(Come Back to Sorrento, 另ー种版本取名Surrender),用英语唱墨西哥歌曲《绿色的眼睛》(Green Eyes),用英语唱西班牙歌曲《鸽子》(The Dow,另一种版本取名No More),用英语唱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Moscow Nights),等等。世界各国的体育竞赛主題歌,比如世界杯足球赛的《意大利之夏》(原曲为意大利语〉和《生命之杯》(原曲为西班牙语)等等,也都有美国的英语版,前者取名To Be Number One,后者译作The Cup of Life 。法国音乐剧《悲惨世界》在百老汇上演,全剧用英语重新改写。


至于,一向似乎“碰不得”的欧洲古典歌剧,美国也常以英语译本上演并录制成系列唱片。不久前,美国《纽约时报》 上有篇文章谈到:“如果不通过这些努力(指:译成英语),使美国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歌剧之情趣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有 1998年大都会歌剧院的施特劳斯的大型独幕剧《随想曲》演出的成功。”(转引自北京《音乐周报》2001年6月1日)


英国也同样如此,自70年代中期以来已录制出版了四十多部英译歌剧的系列唱片。著名的英国国家歌剧院等甚至把外国歌剧译成本国语言演出作为ー种制度。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社科文著汉译五诀
  • 下一篇:图里翻译理论:目标系统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