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口译技术 > 正文

译语搜觅过程介绍

发布时间: 2018-11-02 09:15:4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这些译员一旦发现某种自己学习B语时并未予以同时贮存的A语“对应”语义,便会有些手足无措。此时他们会立即在自己的大脑令搜觅译语,但往往是从该词在字典中的语言含义出发进行搜寻,然后对照其他语言(或语言外)的因素反复验证,故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并列性双语者译员在译语捜觅时,则会因双语“脑分区贮存”表现出某种真正的搜寻过程:首先,并列性双语者译员会“直接”地参考语境、交际环境等语言外因素,启用以上谈及的语言查检策略,在双语中任何一个语种的信息贮存区内对进入大脑的信息进行语义查检并排除歧义,而且与此同时,他们还会参照该语义的细腻性、特殊性和其他各种显性/隐性信息,在另外一个语言贮存区内搜觅那些最能反映出这些特点的语汇,筛出最能为口译现场的交际环境和语境所用的“准确”译语,给以适当处理——或贮存在记忆中等待译出,或将其组织在译语即席话语内并立即发布。这些并列性双语者译员无疑很少死搬“字典意义”和教科书上的意义。他们更关心的是口译现场那些具体的话语语段意义,或语篇意义。而且,这种作法对他们来说似乎乃天经地义。因为他们在两种语言习得过程中,是把当时在双语环境中学习的情景和后来反复使用时的语境、交际环境等分别贮存进不同区域内的,因此必须参照从前和目前现场的具体运作状况,才能调出使用。对他们来说,“字典意义”和教科书中的意义是不现实的,是遥远并且总是不够用的,而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才显得丰富而鲜活,并为他们所习惯于使用,故而他们常常较少考虑词汇的语言含义,而更多地考虑到话语语段、语篇的具体意义。除此之外,他们脑里“分区”贮存的语义参照物(语言的+非语言的)也更为丰富、更为细腻一些。此外,这些并列性双语者译员还会有某种“脱离原语词语外壳”的智力加工现象,以甩开原语外在形式的束缚,深入理解原语并直接进入译语言语构思。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以语言为重要参值的口译技术
  • 下一篇:语段初加工理解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