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在该阶段,脑神经突触搜觅到这一语义信息在大脑中的贮存位置后,会同时自动摄取另外一些大脑中相应贮存的语言信息+ 语言外信息,亦即按照一定编码激活有关的神经突触,使之沿着一 定的脑神经网络产生具有方向性的生物电(或生物化学)延伸;而后脑神经完成语义信息的建立,同时不可抑制地产生一定的词语、意像、情感信息或其他信息的联想。这是因为,译员和任何一位双语者一样,其语义在脑中的贮存总是伴随着语言形式以及这一语言形式的语言含义、这一语言形式首次习得时的语境和交际环境等信息、这一语言形式在后来其它交际运用场合中的相关语言信息和语言外信息、与这一语言形式有着某种联想关系的其它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等等,以某种互联信息网的形式贮存在大脑里的,因而脑神经在摄取某一语义信息的同时,必然也“接通”或部分“接通”了与之相关的各种信息。我们认为,我国合成性双语者译员在这一阶段有可能会直接引发与译语相关的语义联想或意像等联想,其外在表现是有时会在某些状况下会让一连串同义词、反义词呈半自动状“脱口而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阶段中译员便已经完成了对所有词汇的语义和关键词语的语义/形式的摄取,同时抛弃掉了除关键词语外的绝大部分语言形式。也就是说,该阶段完成后译员脑中不存在、或几乎不存在原语句法等,但可保留下来其中对译语有用的各种内在的意义,也可能会保留住部分原语关键词语。如果需要,译员则可以对这些关键词语检验,从而对较少量的某些保持在瞬时或短时记忆(主要在海马区)内的声学符号进行“再接通”。与此同时,在B语听辨的某些情况下,我国若干合成性双语者还可有自动“接通” A语的表现,以帮助自己的B语语义查检。
这一过程是极为迅速的,并且儿乎完全是自动化的。它伴随脑神经活动的某种复杂的反复或“重合”、“跳跃”过程,而并非一如电脑那样,采用简单的、逐一扫描的方式来完成对所査询目标的提取。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口译的即时条件不可能允许这种死板的电脑式扫描,而且人脑运行速度、工作方法等与电脑相比也有着许多方面的不同。人脑对语义的捜觅过程更是一种多种头绪、多种方位的搜觅过程,有许多搜觅线索(并不局限于某一条特定的捜觅 线索),哪一条线索能搜觅成功就使用哪一条,项且如若不成功,便会立刻抛弃使用过的那条捜觅线索,迅速更换另一条捜觅线路。人脑的这一搜觅过程可以是一种省略了繁杂步骤而直达目标的直接“接通”过程,有时可有一定的模糊意识,但往往可以是某种无意识的、表现出一步到位的所谓“直觉”过程。因为,人脑在多数情况下,不必要意识到这种过程的存在,也没有精力顾及到它的存在。人脑这一搜觅的特点还具有显著的模糊性质,但却可以有效地对照各种语言或社会认知经验等参数自动纠错,而且迅速、直接。只是人脑的这些搜索活动很容易出现失误,并且一旦失误后也不容易找回原来的线索。这种“直觉”的、“跳跃式”的目标搜觅内部机制比电脑单一的扫描机制还要复杂化,而人类对它的了解却依然并不很全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