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口译技术 > 正文

同声传译和即席口译

发布时间: 2017-08-17 14:32:1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同声传译时译员完全没有即席口译时享有的时滞,所以,声称同声传译同样也有领悟、理解讲话意思的机会,似乎是不合逻辑的。


即席口译时,译员有个有利条件,那就是在进行口译之前,他知道发言者的论点的轮廓。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书面发言除外)—般要几分钟,这就给了译员对发言进行分折的时间。尽管讲话的速度是乎均每分钟150个字,译员仍须对讲话中的细微变化和差异加以分析。几乎没有哪项工作须要如 此集中注意力,会产生这祥的疲劳!

大约30年前,在会议上刚开始釆用口译时,发言者每讲完一句话都要停下来让译员翻译。这表示出这种看法,即口译是一种逐字逐句的翻译。发言者觉得,采用这种方法,译员就能记住前一句话的每个词,然后把这些词译出来。然而,如果脱离上下文,孤立地抓取一句话,它的意思就不大会很淸楚。现在的译员则不同,他们要求发言者继续讲下去,因为讲话的下文往往可以澄清模糊的观念,掲示出任何一句话背后的前提。

同声传译时译员完全没有即席口译时享有的这种时滞。所以,声称同声传译同样也有领悟、理解讲话意思的机会,似乎是不合逻辑的。但是,我们在从总体上探讨口译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之前,不妨先仔细考察一下同声传译。

译员必须设法同时做两件事——又要听又要讲。这个事实使旁观者感到惊奇。但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为了理解同声传译的全过程,让我们仔细考察一下所发生的事。当我们很自然地讲话时,我们的话不是突然讲出的。我们并不先想好要讲什么,然后在讲话时就不想了。我们也不是把话停下来,为的是再动脑筋想想下一步打算讲什么。相反,我们讲话逛连贯的。说得具体一点,它涉及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迭过程——思维活动及其口头表达。不过,最终可以看到,一句话刚出口的那一瞬间,下一个想法已经在形成了; 一个概念刚产生的那一瞬间,注意力巳经集中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上,而下一句话就将表达这一发展。

同声传译的译员做的事实际上与他自然地说话时是一样的。他在说出前一个意见的同时,耳朵听到了下一句话。可是,他并不是倾听下一句话,而是倾听他自己正在说的那句话。他听了,不过,听到的却是发言者正在讲的那句话的意思。 他记住的正是这句话的意思,为的是接下去立即把这个意思说出来。因此,正象他自然地说话时一样,他在口译时,耳朵里听到的是他自己说的话,而头脑里集中注意的却是他下句话所产生的思想。这里,所不同的是,他要说出的思想是从外面来的。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