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翻译考试 > 正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口译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 2016-12-30 09:40:4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除语言能力之外的口译所涉及的其他素质和技能,如大容量的短时记忆能力、笔记能力、语篇归纳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文化敏感和百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积极探讨高级职业口译人才培养方法的教学改革, 将着眼点放在除语言能力之外的口译所涉及的其他素质和技能,如大容量 的短时记忆能力、笔记能力、语篇归纳能力、逻辑思维以及文化敏感和百科 知识等,开设了分别以技能和专题内容为基础的一系列围绕口译的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口译课程体系”。
 
该体系包含连续传译、(专题)口译、政治外交口译、同声传译、国际会议 翻译和口译工作坊等课程。课程安排根据难度循序渐进,练习英汉、汉英双 向翻译,兼顾连续传译和同声传译。所有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为经挑 选学生所组成的高级翻译班开设,分布在大学第五、六、七、八学期。该项目 对过去口译课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实际脱节的教学内容和纸上谈兵的教学 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改革的出发点是教学理念的彻底变化,将旨 在提高语言水平的教学翻译与培养专业口译人员的翻译教学严格区分开 来,强调口译职业化和口译培训的专业化。随之而来的是教材、教学方法、教 学环境以及教师各方面的变化。主要特点如下:
 
课程立体化:口译技巧型课程与口译专题型课程相结合;
内容系统化: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专业词汇的积累相结合;
练习真实化:仿真的口译活动与真实的口译实践相结合;
学生中心化:学生的口译操练与教师的口译示范相结合;
教材多元化:口译的文字材料与口译的音像视频相结合;
技巧全面化:连续传译的训练与同声传译的训练相结合;
教师全能化:口译训练、口译实践与口译教学研究相结合;
目标职业化: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相区别,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职业n译人员。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早在1978年就已经开设口译课。当时的口 译是一门相对单一的课程,是对笔译的一个补充,侧重口头表达能力。从 1993年开始,广外英文学院与欧盟口译培训基地英国西斯敏斯特大学合 作,先后派仲伟合、傅冰和黄跃文攻读口译、笔译学硕士学位,冯之林教授获 得口译培训师资格;英方也派专家Jack LonerganNMark Hilton等前来指导,做到一开始就和国际接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积累,该院在1997年正式成 立翻译系,确立高级翻译专业方向,基本确立口译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和设 计思路。2005年11月12日,高级翻译学院正式挂牌。学院设有口译系、笔 译系、翻译学研究中心、高级译员研修部和中国翻译协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全国翻译资料中心,是国内大学办学规模最大、研究方向最多的高层次翻译 人才培养单位,同时也在全国首创(本科后)双学位翻译人才、翻译硕士研究 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双、硕、博”梯队形培养模式。
 
口译课程体系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掌握口译的技 巧和方法,培养口译实战能力。在技巧和内容两条线索上,教学安排分为三 个渐进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技巧训练;第二阶段是口译操练;第三阶段是 口译观摩与实践。三步走的模式是在任课教师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中逐渐总 结出来的,符合技巧学习的认知过程。经多年使用,证实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
 
该体系从总体上帮助学生掌握常见题材的汉英及英汉连续传译的技巧 并介绍同声传译的基本技能。不同课程各有侧重点。连续传译为技巧型课 程,将连传技巧分解为短时记忆、记笔记、原语理解、语篇归纳与整理、数字 转换、公共演说以及应对技巧等,第五学期开设。专题口译在第五学期同时 开设,内容型课程涉及专题包括教育、人口、环境保护、旅游、经济发展、金 融、高科技、中国文化、少数民族以及各种场合的演说辞等,与连续传译一样 侧重英汉口译。政治外交口译是技巧与专题相结合的课程’在连续传译的基 础上巩固技巧的运用,同时将重点放在政治外交题材的训练内容,第六学期 开设。第六学期同时继续开设专题口译,扩大专题覆盖范围,拓展深度。第七 学期开设同声传译,技巧型课程,通过影子练习、原语复述、目的语复述等形 式培养一心二用、顺句驱动、以中文听英文、视译等基本同传意识和能力’侧 重英译中,第七学期仍然继续开设专题口译。第八学期开设国际会议翻译, 作为对同声传译的延续。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