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商务翻译 > 正文

大众审美心理与广告翻译

发布时间: 2019-07-27 08:30:5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广告又是ー种面对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本身就是ー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它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写惯和投合大众审美心理。



大众审美心理与广告翻译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审美心理是ー种综合的文化意识,涉及到政治观点、宗教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大众审美心理就更是如此;而广告又是ー种面对大众的重要宣传手段,本身就是ー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它不仅要遵循社会文化写惯和投合大众审美心 理,而目在影响和形成社会文化和审美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不少书籍对此都有论述,且信手拈来几句:


1. Advertising ha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Glancarlo Buzzi:"Advertising, Its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ffects") ( 广告具有文化与政治效果。)


2. No one can deny that any act of persuasion has a cultural meaning... (O. J. Firestone;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Advertising")(谁也不能否认广告之劝诱特点具有某种文化含义…)


3. "It would be more accurate to argue in favour of an advertisement that is attractive, seductive, and expressed in terms that respect the average level of taste and culture." (ib.)(比较而言,较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提倡广告的吸引力、诱惑力和表达方式的大众化,即尊重普通人的审美和文化水平。)


最后一句对广告尤为重要,进行广告翻译就更是如此。翻译是ー种跨文化劳动,原文的表达具有吸引力、诱惑力并尊重大众文化和审美水平,如不深谙两种文化的差异,然后作出适当的文化转换,就不等于译文也会同样具有上述三大特点。例如:


一、要熟悉外族文化,了解异域人民审美心理;否则的话,就会在出口商品的商标翻译中出现败笔:


我国出产ー种口红,商标叫“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我国人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不仅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可这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 “Fangfang”,英文读者一看心中不由得生起ー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ー个英文单词,其义是①a long, sharp tooth of a dog; @a snake's poison-tooth (①狗的长牙;②蛇的毒牙)。于是,他们想象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 却是条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像中国人看到了青面獠牙的“鬼怪”。由于翻译中的这ー败笔,口红的销路大概是不难想象的。


“蜜蜂”牌洗澡香皂被直译为“Bees”,看来也是完全对应的英译,但英文读者却不欢迎这个译名,因为蜜蜂身上有几乎看不见的绒刺,擦在身上自然感觉不到舒服。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