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中医翻译 > 正文

医学文章的语场

发布时间: 2024-10-27 10:31:18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特定的语场决定了此类医学文章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词汇的出现。


哈蒂姆和梅森指出 :语场, 或指“正在发生的事”(即活动的场), 是语言使用的一种 。医学文章的使用场合可分为很多种, 或用作医学学术交流会议上的宣讲、或用作论文的发表、或是实际医疗场合的对话, 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用于正式学术交流或者作为学术文章发表的书面医学论文的英汉互译 。特定的语场决定了此类医学文章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词汇的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们和英语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导致在将(英语)源语译成出于发展中世界的目标语(汉语)时,在这些语场中面临着构造新的表达法的挑战”, 因为像英语这样的语言已演绎出了一种科技文化, 因此具有十分多样的如格雷戈里所称的“话语有标记的语场”(marked fields of discourse), 用来反映这种“ 世界经验” 。 这个现象集中体现在医学术语的翻 译方面, 英语里面的一些医学术语在中文里面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只能造出新的词汇, 而此时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音译。 试看以下几个例子 :

例1 vaseline→凡士林, aspirin→阿司匹林, persantin→潘生丁, penicilin→盘尼西林

这种译法初看确实让人不易理解也不易记住, 只是因为经常使用而变得耳熟能详, 也就成了固定用法 。还有一些专业术语的翻译, 在音译的基础上, 选择接近物品作用的词来进行音译, 到达了音义的同时体现, 可谓翻译上的佳作:


例2 rifampin→利福平, vitamin→维他命

另外, 还可以在音译的基础上加上物品所属的种类, 这样的译法可以让人从词末窥见物品的大致属性:


例3 lincomy cin→林可霉素

当然, 在造新的医学术语时, 也常常用到意译的方法, 例如将“ receptor”译为“受体” 。

同样, 由于中医和西医发展不同步, 基本理念和系统大大不同, 形成了中医文章应用的语场的特定性, 要将其译为英语, 也会遇到无法找到对等词汇的问题 。这个时候, 可以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翻译或者直接音译, 然后在后文中做出解释, 也可以直接在词末括号中加注。


例4 三黄泻心汤

Sanhuang Xiexin Decoction


例5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Yinyang (two opposite as well as relevant agents, either concrete or abstract , which are considered in Chinese philosophy to compose the universe) and the five elements


很多时候采取的方法是直接意译:

例6 藏象学说

Viscera and Their Manifestations Theory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