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2-11-24 09:22:1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字幕翻译前通常需要格式转换和术语提取,格式转换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术语提取是为实现整部影视作品的术语统一。


本文拟从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阐述CAT技术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一)译前

字幕翻译前通常需要格式转换和术语提取。格式转换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术语提取是为实现整部影视作品的术语统一。这两个环节若采用人工手动方式既

耗时又无法确保质量和一致性。若使用CAT工具,这两项难题都可轻易解决,原因有二:


一是CAT技术可完好保留原始字幕翻译格式。目前,SRT、ASS等主流字幕格式均可转为TXT格式,继而导入SDLTrados等CAT工具中翻译。CAT工具可保护非译内容,避免误删字幕文本中的时间码、句子序号,避免误删导致中英文混杂,翻译完成后,CAT工具可完好导出原始文件及所有文本信息。


二是CAT工具有助于译前术语统一。利用CAT工具可抽取人名、地名、物名、机构名称等高频术语制作术语库,并由翻译团队成员共享。术语库不仅能节省时间和劳动力,还能保证同一术语在整部影视作品中的统一,反之会出现不同剧集中的术语混乱。如美剧《24小时反恐》里“pentagon”一词可译为“五角大楼”,用以代指“美国防部”。虽然两种译法均可,但如果“国防部”和“五角大楼”同时出现,就会给观众造成理解不便,如在译前就能利用术语管理工具将该词统一为“国防部”或“五角大楼”,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二)译中

字幕翻译多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口语、俚语等非正规用语大量存在,往往需要结合实际语境才能解释其所表达的意思,而CAT技术可为这些多样表达法及

剧情创建一个统一的记忆库,译者可在翻译时搜索记忆库,参考以前已有的翻译数据,保持风格统一,避免脱离剧情的“盲译”现象。此外,CAT工具中通常内置机译引擎,可快速翻译字幕文本,译者可根据需要修改、采纳,确认后自动存入记忆库。随着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记忆库会提供越来越多的译文和语境信息,译者翻译速度越来越快,效率也越来越高。经过一段时间积累,记忆库及术语库可成为字幕组语言资产,实时共享,后续发挥更大作用。


如美剧《老友记》中,主角之一的Joey见到漂亮女孩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How're you doing?”。在这部十季近250集的剧集中,几乎每集都会至少出现一次这句话。如不利用CAT工具的翻译记忆功能,译者岂不是要将不足10个字的这句话重复翻译250次!使用CAT工具只需翻译一次,其后记忆库便自动识别并插入译文区(译者也可根据语境重调)。除剧本正文,系列电影和电视剧的片头片尾存在大量重复信息,如主演、导演、编剧、美工信息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动,利用记忆库能彻底解决重复内容的翻译时间。


(三)译后

CAT技术可在译后检查翻译质量。由于影视作品上映对时间要求很高,通常留给翻译的时间较短,从而造成标点符号、数字等错误,虽然有些细微错误仅靠

肉眼很难分辨,但即使数字等的翻译错误也会影响观众对译作的理解,因此译后QA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的人工逐一排查不仅枯燥乏味,而且耗费大量时间,即便仔细检查,也难免出现“漏网之鱼”,而像ApSIC Xbench、ErrorSpy、L10N Works QA Tools、Okapi CheckMate、QA Distiller等计算机辅助QA软件可帮助译员解决大部分问题。


虽然上述工具只做技术检查,而非语义检查,但快速自动化的检查一致性、术语、数字、标点、标记符号等可极大节省翻译QA时间,将译者从繁琐的细节

检查中解放出来。如2013年7月31日上映的科幻巨制《环太平洋》极为卖座,但在其译制版字幕中,译者却将“Their sole purpose was to aim for the populated areas...”误译为“它们真正的核心目的在于污染地表”(正解是“污染的地表”),并因此饱受批评。如在译后合理应用计算机辅助QA工具进行全面术语检查,就可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