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可译性障碍之词语搭配

发布时间: 2022-05-26 09:22:0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由于惯用法各异,汉英主谓、述宾、名词与量词以及偏正之间的搭配在转换中都可能产生可译性障碍。


惯用法普遍表现在词语搭配中。诚然,词语搭配的内在关系是语法的结构。除了语法结构关系以外,决定一个词必须与某一个词搭配而不与另一个词义与之相同(或相近)的词搭配的理据,则是惯用法规范。搭配的定式化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结果。比如,我们常说“油漆剥落”、“皮毛脱落”。“剥落”与“脱落”其实是近义词,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们必须各得其所,不能任意更换。


由于惯用法各异,汉英主谓、述宾、名词与量词以及偏正之间的搭配在转换中都可能产生可译性障碍。这时,译者为保证译文的最佳可读性而不得不采取差强人意的变通手段,从而导致种种意义丧失。


1. 主谓搭配(SV)

主语与谓语的搭配中主语对谓语动词的选择性并不完全取决于逻辑意念,还有以惯用法为理据的语境机制。在很多情况下似乎都是惯用法规范在起作用。比如在汉语中种种天象虽然都与“发生”、“开始”的意念搭配,但各有其约定的搭配式,如“风起”、“霜降”、“雨落”、“云飞(涌)”、“雪飘”,等等。在双语转换中,惯用法可使主谓搭配丧失对应。以“树大招风”为例,“招”的意思是“招引”、“招惹”等。英语的对应词应是attract, induce, provoke, incur, court等。但与“树”搭配,就只能用catch(捉、抓):A tall tree catches the wind.“招”的语义特征丧失了(“招”:“手呼也”,《说文解字》,十二上部)。又如“琐事缠身”,“缠身”是个形象词,用它来表示“动弹不得”的意思。这句话的英译是Trifles take (waste) up one's time.“缠身”的形象效果和意义完全丧失了。英语中这类例子也很多,如“A bad workman quarrels with his tools.”,句中“quarrel”受语境限制,翻译时只能引申为“责怪”:“手拙怪刀斧”。“His anger sleeps now.”意思是“他的怒气消了”,sleep 的形象喻义已在转换中丧失:因为在汉语中“气”只能“消逝”,不能“安眠”。


2. 述宾搭配(VO)

动词与宾语的搭配(在句法中叫做“述宾搭配”)是词语搭配中最活跃的现象,也是约定俗成表现得最明显的一种搭配,似乎无规律可循。一般说来,动宾搭配中活跃的成分是搭配中的动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大抵都是以作为宾语的名词去配作为谓语的动词;名词比较稳定。试悉心体会以下词语中动词的动势感:抚琴泼墨、吟诗作画、飞针走线、呼云唤雨、翻老账、敲竹杠等等。英语也不逊色于汉语,比如下句中共有十九个动宾搭配,其中的动词都具有很强的动势感:A greeting card can warm a heart, hold a hand, lend an ear, pat a back, light up a face, tickle a funnybone, dry an eye, surprise a child, woo a sweetheart, toast a bride, welcome a stranger, wave a goodbye, shout a bravo, blow a kiss, mend a quarrel, ease a pain, boost morale, stop a worry and start a tradition.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译文的逻辑与整体意义
  • 下一篇:词语脱句的分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