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中西上下观

发布时间: 2017-09-10 09:42:51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在语言上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别,对翻译的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都有紧密联系,是任何译者都不能不注意的。


汉文与西文之互译,与中西文化及其在语言中的反映有密切联系。学生下乡,往往因一时凑合,洗脸和洗脚用一块毛巾,江南的农妇看到了,引为奇谈,认为这些城市里的“洋”学生太不文明 (而首先不是太不卫生)了。

为什么?因为汉文化上下有别——上身和下身之间的鸿沟是千万不能逾越的。笔者还记得昔日江南一带,如果万一不小心让洗脸毛巾落入脚盆,逾越了上身与下身的鸿沟,就有一种"戒”法: 用红糖水把面巾撞洗一下,才能继续用作面巾(颇有类似用酒精消毒的味道);否则面巾一旦沉沦于脚盆就永远只能用作脚布了。

但西方文化则不然,上下身无原则区别(西方oral sex——包括fellatio和cunnilingus —— 广泛流行,看来亦与此有关),您到英美人家的浴室去看看,能指出哪块是面巾、哪块是“脚”布吗?!可是您到上海的浴室去看看:红色的是上身毛巾,蓝色的是下身毛巾——两者之间泾渭何等分明!

所以,在英语,cheeks既指脸面(的两侧)亦指屁股(的两侧)。但您去问问学英语的华人呢,那大半会说“cheek”者,“面颊”也。

至于袴脚口和衣袖口,英语也是没上没下,统统由一个词兼称的——cuff是也。但您去问问大多数学英语的华人,人们首先认为“cuff”者“衣袖口 ”也,其中至今仍以为“cuff”者“衣袖口 ”也的, 恐怕也不在少数。

请看:下列引文中的cuff指的是什么?——
Lingling had tried wearing her tight trousers to school, but her homeroom teacher stood in the door with a ruler and measured to see if the students’trousers were either too tight at the hips or too wide at the cuff.
                                                            —Fox Butterfield, China . . . p, 274
再说heel吧。她/他们肯定会说,“heel”者“脚跟”也。有谁会说“heel”者“手跟”或“脚跟”也的?! 修订过的《英华大词典》和有错而始终未见其勘误的《英汉大词典》〔作“足跟"而无“(手)跟”〕的编者们就不知道。不信?请去查查该两大词典,便见分晓。

这类中西文化差异的实例还有,姑再举一例。那便是在汉语, 上面的称“(头)发”而在下身的却叫“(阴)毛”——有谁(在一般上下文中)会说“头毛”或“阴发”的?!但在英语却是混为一谈的——hair而已矣。

这种在语言上反映出来的中西文化差别,对翻译的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都有紧密联系。是任何译者都不能不注意的。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英译汉四字语补遗
  • 下一篇:小论词之短化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