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在一边看语法,一边用例句来培养翻译能力。要强调一下,语法是"看",不是背,而是边看边理解。语法是不用背的,看的句子够多,语法自然会记起来的,如果你想要背才记得了,那一定是你看的东西太少,或者看的东西虽然不少,但从来没试过去分析句子。而且,就算是语法书,上面的语法知识也并不是每一样都很常用,花那么多时间去背一些根本不会碰到的东西只是浪费时间。但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下,我们要先知道一下有这种东西的存在,那么当我们在一条句子中遇到它时才会可能有印象。比如,现在我是初学者,我开始学语法,我第一个看的就是助词(助词决定了句子成分要怎么划分,所以我会从助词开始入手),我发现,有个"が"出现的时候,它前面的那个词就是主语,如果这句话当中还出现了"好き"等词,那"が"前面的词就表示对象了。不过"が"的用法不少,现在我才刚学,要记下来不容易。不用担心,你只要大概知道有"が前面的是主语"这件事存在就行了。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你会碰到很多很多有"が"的句子,每碰到一次你都要想一下这件事,其他语法也一样,看起来似乎很难背,但其实并不需要背,你只需要稍微理解一下,告诉自己有这东西存在,以后在看句子时要留意有没有出现它。久而久之,你什么也没背过,但你一切都记下来了。
要明确的一件事是,培养翻译能力及练习日语笔译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所以,一开始,你能做到的东西是很少的,你认不出多少语法,分析不出多少单词。但只要持之以恒,你会的东西会越来越多,虽然你什么也没背过,但你懂的东西在不断增加,而且比背的还牢固。
学语法和练习笔译这两项工作是可以从一开始就同时进行的。一开始,学语法的同时就是在培养翻译能力,当语法书看完后,就可以开始找一些有中日对照的文章来看,买一本书,一定要有中日对照的,注意不要买大作家写的书,这些书不适合我们初学时用来培养翻译能力,试想,中文的那些作家写的东西我们都不一定能理解。所以,我们买书要买那种贴近生活小文章之类的。最好不要太大本,要方便携带。因为培养翻译能力是一个很弹性的工作,你随身带一本小书,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一有空就拿出来,分析一两条句子,时间多就看多几篇。这样积累下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记得以前初中我的英语进步最快的那段时期,就是看了很多中英对照的文章,我不断地进行中英对比,从而加强了语法,也培养了良好的翻译能力。后来学日语时也是看了很多中日对照的文章,通过对比,能发现很多东西。
培养好了翻译能力,对考级的帮助是决定性的,考哪个级都变得一样了。因为其实考试中,只要上面的句子我们都看得懂,那整张试卷都会变得很简单。也就是说,考试要求的东西其实不难,但你看不懂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致力于培养翻译能力的话,在"看懂"这一方面,我们考试时也是绝对有信心的。而且,平时看的东西多了,考试时就算是文字最多最惹人烦的阅读看起来也是小菜一碟,克服了看阅读的厌恶感,是做好阅读的第一步。
总的来说,语法,单词,句型等和翻译能力是互相促进的,语法,单词和句型的不断增加,可以让你的翻译能力不断提升,而在培养翻译能力的过程中,又可以帮你在浩瀚的学习海洋中筛选出最有用的东西,并且让你在什么都不用背的情况下掌握它们。当然,"什么都不用背"只适用于初级和中级阶段,因为常用的词会经常出现,但当你已经掌握了常用词时,要掌握那些虽然不是非常常用但却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的词时,你就必须要先背好了。但对于这时的你来说,日语单词已经不再陌生了,背起来也简单很多了,语法的情况也一样。而且我们也可以自己在学语法的时候记一下笔记,或者干脆做成一张表格,把每一个语法点有多少种意思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遇到似曾相似的语法时要找起来也方便很多。而且,总结的过程本身就会使你对语法的印象加深很多。总之,把培养翻译能力培养与词汇及语法有机结合起来,等自己对各类词汇及语法有一定的了解及感性认识后,带着方向去背会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