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苏曼殊在翻译文学上的贡献,除了他的译诗有很大影响外,还由于他编选了四部翻译诗集:即《文学因缘》(1908)《拜伦诗选》(约1909年编成)、《潮音》(1911)和《汉英三昧集》(1914)。这是中国近代翻译诗歌史上所未曾出现过的事情。这四部翻译诗集的出现,对于扩大翻译诗歌(特别是拜伦和雪莱的诗歌)的影响和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意义。《文学因缘》全书两卷,是一部英译中国古典诗歌集。全书收英译《诗经》十八章、《古诗十九首》四首、《木兰诗》、《采茶词》三十首、《葬花词》、伯夷叔齐《采薇歌》、《击壤歌》、《懿氏歌》、《饭牛歌》、百里奚妻《琴歌》、箕子《秀麦歌》《箜篌引》、《宋城者讴》,以及屈原、班固、曹操、王勃、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张籍、崔颢、李白、杜甫、苏东坡、文天祥等人的诗歌近百首。此外还附收苏曼殊自E. B. Eastwick的英译本转译的歌德的《题〈沙恭达纶〉颂》、拜伦的《星耶峰耶俱无生》,以及所译《阿输迦王表彰佛诞生碑》。该书第一卷1908年8月由东京博文馆印刷,齐民社发行,后上海群益书局又重印。把这么多英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收集起来编辑成册出版,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所以南社诗人姚鹅雏(1892-1954)说:“《文学因缘》一书,移译诗歌,售世最早,一时震惊之,”柳无忌对此书评论道:“在本世纪初期,当中西文化交流尚在启蒙阶段,曼殊能有如此远见,从事中诗英译的选集与研究工作,做出前所未有的巨大成绩,是值得钦佩的。”
《拜伦诗选》是我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第一部外国翻译诗歌专集,收曼殊和盛唐山民翻译的拜伦诗5题42首。这本诗集对传播拜伦的诗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现代评论家说过:“在曼殊后不必说,在曼殊前尽管也有曾经谈欧洲文学的人,我要说的只是,唯有曼殊才真正教了我们不但知道并且会晤,第一次会晤,非此地原来有的,异乡的风味、晦涩也好,疏漏也好,《去国行》和《哀希腊》的香美永远在那里,因此我们感谢,我们满足。”
《潮音》也是一部外国诗选,1908年编就,1911年在日本东京神田印刷所出版。全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英汉诗曲互译:汉译部分,以拜伦诗歌为主,此外,尚有英国雪莱、豪易特、彭斯、德国歌德、印度女诗人陀露哆的诗各一首(以上均系苏曼殊译),英译汉诗:有《西厢记·惊梦》、《诗经·北风》、伍子胥《河上歌》、素嘉《水龙吟》;另一部分是英吉利用秀诗选,共选诗42篇。《潮音》这部诗选扩大了人们对外国诗歌的眼界,同时也向世界介绍了中国的诗、词、曲,在当时亦为不可多得的选本。
《汉英三昧集》是一本中英诗歌集,1914年在日本出版。
以上这几部翻译诗歌集的出版,对于近代翻译诗歌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它较之过去翻译文学多为小说和故事而言,拓宽了翻译文学的领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