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文学翻译工作者的职责

发布时间: 2024-02-03 10:26:2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文学翻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忠于生活,忠于读者,忠于作者,这是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在文学翻译...


像其他部门的劳动者一样,文学翻译工作者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文学翻译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是忠于生活,忠于读者,忠于作者。这是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在文学翻译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是否真实地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这是衡量文学创作的艺术价值的主要标准;是否真实地反映原作中作为一定社会生活之映象的艺术意境一一这是衡量文学译品的艺术价值的主要标准。因此,文学翻译工作者首先必须忠于生活,决不能违反生活真实。

当代的读者是文学翻译工作者服务的对象。因此,文学翻译工作者也必须忠于读者。他们必须了解当代读者的要求,需要,心理,艺术爱好和文化修养,然后才能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最后,文学翻译工作者还必须忠于作者。从美学上讲,译本和原著当然不是一回事。译本永远是译本,原著永远是原著,因为译本中永远包含着译者自己的面貌和形象。但是,译本毕竟又是以原著的名义向读者呼吁的。在读者的心目中,译本就是原著。译本之于原著,犹如哪咤的法身之于哪咤的原身。在群众心目中,哪咤太子虽然剔骨还父,割肉还母,并经观世音菩萨大施法力,点化成莲花化身,但是哪咤太子应该还是哪咤太子,精神姿态应该依然放我。如果译本只是原著的滑稽图案,那岂不是会使读者大失所望?我们岂不是既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作者?所以,为了对作者负责,文学翻译工作者应当尽可能还原著一个面貌。说译者可以百分之百地还原著一个本来面貌,那是英雄欺人语,事实上办不到。但是,百分之九十怎么样?百分之八十怎么样?百分之七十怎么样?

忠于生活,忠于读者,忠于作者三者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有时三者之间也是会有一些矛盾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翻译界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很不一致,值得认真加以讨论。作者个人的看法是:忠于生活应该优先于忠于读者,忠于读者应该优先于忠于作者,忠于作者应该优先于忠于生活。作者认为,翻译《红楼梦》的英国汉学家霍克斯把“怡红院”译为“绿色庭院”,把“怡红公子”译为“绿色公子”,是不足为训的。因为那样做虽然忠于读者,却违反生活真实。同理,为了忠于读者,原著晦涩的地方,译文可以译得显豁一些;原著过分抽象费解的地方,译文可以译得具体一些。这样做虽然对原著有几分不忠实,却可以使作品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在忠于作者和忠于生活有一定矛盾的时候,我们则应当尊重原作者对世界和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乔叟(Chauser)有这样一段诗句:

The bente moone with hire horne pale,

Saturne and Jove in Cancro joyned were,

That swych a rayn from heven gan avale,

That every maner womman that was there

Hadde of that smoky reyn a verray feere.

有人译为:

弯弯的新月挂着苍白的角,

土星和木星在蟹座相交。

于是这样的大雨从天上倾泻下来,

以至于在场的每一个女人,

对于那冒烟的雨都不胜害怕起来。


雨会胃烟吗?当然不会。“冒烟的雨”是诗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应予以尊重。“冒烟的雨”还可以改译为“烟雾蒙蒙的大雨”。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是,在忠于生活,忠于读者和忠于作者三者之间有一定矛盾的时候,译者应当根据什么原则来处理自己面前的困难问题。我们决不是提倡为了忠于生活或忠于读者,译者可以对原著任意加以窜改和歪曲。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The Afrikaans Bible Translations
  • 下一篇:翻译的内涵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