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语感机制对翻译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5-18 09:25:06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语感对双语转换的有效实现起着很大的作用,健全的母语感对目的语的“优化”关系极大,凭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目的语的优势。



语感来源于民族语言的漫长的历时经验和广泛的共时运用,是一种语言表现法的优化机制。语感不同于惯用法之处在于它更加接近操某一语言的民族或群体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而较少地执著于某种语言结构模式或定式,其原因是语感要求目的语更具有表现力(expressiveness),更自然(naturalness),更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及进展(reflectiveness)。因此,语感对双语转换的有效实现起着很大的作用。健全的母语感对目的语的“优化”关系极大,凭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目的语的优势。在一般情况下,语感总是在对言语中的语流及时地起着校正、疏导、修补作用,使之更加符合社会接受标准(social acceptability),更充分地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


(一)语感作用于思维表述上的优化

语感常常可以引导译者对目的语进行一些概念上的补缀或省略,使表意更加明确,更符合目的语反映思维的方式。比如:

(i)An unreasonable quarrel often interrupts an argument.

汉译:无谓的争吵常常断送有益的辩论。


汉语在思维方式上倾向于用排比、对仗,此句加上一个“有益的”与“无谓的”对仗,在语感上使表意更明确有力。这种概念性增删要求译者具有敏锐的语感,运用“少一词则嫌不足,多一词则嫌过分”的判断力。


(ii)他的武断与固执是他多年来不动脑筋思考问题的结果。

英译:His arbitariness and obstinacy is the result of years of not thinking.


英译句中省略汉语原句的“动脑筋”,因为“思考”就是“动脑筋”。汉语倾向于迭进式思维表述方式,常常形成“叠床架屋”。这里“问题”也是多余的。英语在语感上很忌讳松散(looseness)与累赘(redundance),在思维上很注重逻辑性,被誉为“刚性语言”。


(二)语感作用于语言结构上的优化

这方面的典型表现是虚词的用法。汉语的虚词似乎是一种“呼之欲出”的词语,常常在双语转换中起“润滑剂”或“催化剂”的作用,使用虚词要求译者具有很好的汉语语感。比如:

(i) A lot of men think that if they smile for a second, somebody will take advantage of them, and they are right. (Don Herold)

汉译:许多人认为,只要他们莞尔一笑,有人就会因此而沾光。这些人倒不无道理。


(ii) Snobs talk as if they had begotten their own ancestors. (Herbert Agar)

汉译:大言不惭,简直把祖宗也说成了自己的后代。


以上例句中如果去掉虚词,则译语必将大为逊色。汉译英时,英语语感对于译出准确的语句结构也是极其重要的:

(iii)他这个人够结实的,发了两个星期的高烧,一点事也没有。

英译:He's really strong.Two weeks' high fever and he feels as good as ever.


语感就是语言直觉。母语语感通常有极深厚的实践经验作基础。敏锐、健全的语感能使语句结构在双语转换中摆脱形式束缚获得灵活的对应。语感使结构转换具有更大的选择性及语义契合的贴切感,可以大大改进译语的可读性。不言而喻,健全的语感对去除语病更是至关重要。


(三)语感作用于译语总体风貌上的优化

对原文风格的感应以及对译文风格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凭借译者敏锐的语感。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英语指称替代及其的翻译
  • 下一篇:文化形象的翻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