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乔治•艾略特是玛丽•妥•伊文斯的笔名,系19世紀著名女小说家,也是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中文化程度最高的,其作品大多探讨伦理道德问题,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切的同情。
她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小说是《乱世女豪》(原文Romola),由(美)亮月乐中译, 上海广学会1932年1月再版,书前有序文,写于1929年10月。她的《织工马南传》有三个译本,ー是梁实秋译本,由上海新月书店1932年1月初版,二是施瑛澤本,上海启明书局1939年1初版,三是曹庸译本,题名《织工赛拉斯•马南》,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1月出版。她的《河上风车》由朱基俊翻译,昆明中华书局1939年8月初版,1949 年后又出现祝融、郑乐的合译本,题名《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平明出版社1955年9月初版,文化生活出版社和新文艺出版社先后于1956年4月和1957年9月再版。艾略特的《吉尔菲先生的情史》由梁实秋翻译,重庆黄河书局1945年5月初版,而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比德》在中国则译介得最迟,由张毕来翻译,上海书报杂志联合出版社1950年出版。
80年代以来,艾略特的上述几部小说均有多种复译本,其中《亚当•比德》的复译本居首,有六种:张毕来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周定之译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金澜译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李强译本(冠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世界三色禁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孟祥明译本和宁玉鑫译本(九州出版社, 2001《织工马南》有邹晓明译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和曹庸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有伍厚恺译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和祝庆英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此外,《吉尔菲先生的情史》有张玲译的《牧师情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和王内乐译的《仇与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