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4.恰当预测
同声传译中的“恰当预测”(Anticipation)原则指的是在源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译员靠自已的语言能力、背景知识及临场经验积极预测发言人可能要讲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超前翻译”,从而赢得时间,紧跟发言人进行同步翻译。
例如在很多会议的开幕式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套话:“……我谨代表……//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译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发言人说出“我谨代表……”的时候把整句话都译出来“Please allow me to be on behalf of ... to extend to our warmest welcome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onference.….”。在听到“预祝……”之后,就应该知道后面要讲的是“……本次会议成功”。
不擅长使用“预测”技能的译员很难做好同声传译工作。在口译过程中,如果总是要等到接收全部信息以后再进行口译,就来不及同声传译了。即使口译勉强进行下去,也是断断续续,听众很难接受到完整的信息。同传译员在进行同声传译时,为了预测准确,必须利用一切提示和线索,不仅要事先熟悉材料,依赖大的语境,例如对世界事务的了解,对所讨论的问题的熟悉程度,对不同代表的立场与观点的了解,而且还应该尽量利用发言中的话多小语境,例如英语中的一些特有的表达方式,一些连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这样才能预测到整个句子的构架,增加遣词造句的余地,缩短转换过程。
5.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reformulation)是同声传译的一项重要原则。初学同传的学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译“语言”上,结果经常“卡壳”,因为英、汉语的语言差别较大,要做到一一对应进行翻译是很难的。因此,在同传中应把注意力放在传译信息上。按照译入语的语言习惯对源语的信息点进行重新组织,这就是“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的另一层含义是:在使用“顺句驱动”的同传原则时,会对句子进行切分处理,当把长句切为短句时,难免会造成一种断断续续互不关联的感觉。因此,在短句之间,要灵活地添加一些“润滑剂”,如连词、关系代词等,把单个的句群联系起来。这样处理后,能使译出的句子听起来不那么艰涩、生硬。为了保证译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一定要注意养成“把句子拆开来、又组回去”的习惯。
6. 流畅准确
“流畅准确”(Accuracy and Fluency)的同传原则强调的是同传译员的表达,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具备在听解的同时能迅速组织句子进行流畅准确表达的能力。
有的同传学员会认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英译汉的困难在于能否及时听懂英语内容,不在于如何用汉语来组句和表达。这种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组句表达,无论是以外语还是以母语进行,要做到既流畅又准确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在同传中表达的同时还得兼顾听的情况下。关于“准确”这一原则,应该辩证地看,同声传译中译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构思和推敲,要求译员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重组,使目的语听众了解源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因此,在同声口译中、对源语中的字、词、句有时很难译得十全十美,译员要努力做到的是,把接收到的词、句及语篇的内容(尤其是源语发言人要传达的主要信息)用听众很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做到“说得清楚,听得明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