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口译技术 > 正文

口译记忆的基本原理

发布时间: 2017-02-26 10:02:0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良好的记忆力可能是天生的,但后天的科学、系统训练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力,口译记忆是口译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
 
1.记忆的基本原理及口译记忆的特点
 
口译记忆是紧随着口译听辨理解进行的另一个重要的口译步骤。如果说,在同声传译中译员运用的是一种“超短期记忆”,对记忆要求不是很髙;那么,在正式的连续传译中,发言人一个语段的长度一般都在数分钟,而一分钟的正常语速是120-180字,这就意味着译员要有很强的记忆力。
 
良好的记忆力可能是天生的,但后天的科学、系统训练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一个人的记忆力。口译记忆是口译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
 
首先我们有必要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及口译记忆的特点。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记忆包括“存储”和“提取”两个阶段。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作为口译学员,我们要在这两个环节上下功夫,即提高存储的条理性,把握提取的线索。心理学把记忆分为三种:感觉存储、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感觉存储是一种瞬间记忆,持续的时间很短;短期记忆持续的时间在20-30秒,记忆容量为7±2个互不关联的信息单位,且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不需要被激活;长期记忆持续时间吋以长达数日、数月乃至数年,记忆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需要被激活。
 
在口译中,译员主要运用的是短期记忆。这是由口译任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口译过程中,译员的记忆不需要持续太 久,译过之后就可以忘掉,但这种记忆必须处于活跃状态,在口译表达阶段就需要即时提取。因此,短期记忆最适合口译任务的这种特点。
 
在口译记忆的初始训练阶段,口译学员有必要明确的是,口译记忆到底是“记词”还是“记意”?在连续传译中,假设发言人以每分钟120字的中等语速讲了 3分钟,这个语段的长度就是360字。译员在口译记忆中的记忆力好,是否意味着能记下这360个字呢?显然不是的。首先,要准确记下360个字的难度是很大的;其次,就算记下了这360个字,译员也很可能做不好口译,因为照字面逐字译出的口译是没法让人听懂的。实际上,译员运用的主要是意义记忆的方式,即在听辨理解的过程中注意分析并整合发言人语词所表达的意义,并把它作为记忆存储和提取的对象。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可以很好地说明口译记忆的这个特性:如果让我们背诵一段360字的文章,可能要花上半个小时的时间还觉得困难;但如果让我们看一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并复述其情节,大多数人都能够毫不费劲地做到。这楚闪为,看电影并复述其情节时,
 
我们运用的 是意义记忆的方式,而不是像背诵文章那样去记住具体的字词。因此我们强调,口译听辨理解是口译记忆的基础。
 
2.口译记忆的运作方式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特点表面看来是和口译的要求相矛盾的:既然它只能存储7土2个互不关联的信息单位,那么,译员又怎么可能记住三五分钟、甚至长达十几分钟的讲话内容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口译记忆的运作方式。
 
a.听辨理解过程中“有意识的”筛选——缩小记忆的量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口译逻辑线索及信息整合
  • 下一篇:主题信息识别及提取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