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多模态: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 2017-12-26 11:53:21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浏览次数:


  无论是广义的翻译还是狭义的翻译,都包含着多种符号系统的转换与信息传递。换句话说,在翻译这一活动过程中,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其他类型的符号,都参与意义的构建,从而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即使就狭义的翻译而言,在从一种语言文字到另一种语言文字的转换过程中,对于某些类型的原文本,译者应关注的不仅有语言文字信息,还有除此之外的其他模态符号所呈现的意义。因此,翻译活动本身包含着多模态信息传递的内容,我们借鉴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成果来考察翻译产品与过程,作为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具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译者的工作起点是原文本,终点是译文本,过程则是语言文字的转换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考虑和处理的对象只有语言和文字。如遇到诗歌翻译中常见的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小说和散文中绘声绘色的描写等,即顾曰国教授所称的“单媒介文本中的多模态内容”(multimodal content in mono-medium text),这时译者的任务不仅要在译作中传达原作的语言文字信息,还要将原作中语言文字背后所附带的多模态信息挖掘出来,并尽力在译作中予以还原与再现。尽管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模态类型的转换中,意义的减损在所难免,但在从事此类多模态内容的原作翻译中,译者唯有特别注意到了多模态符号意义的传达并尽力而为,才有可能使译作读者得到与原作读者尽可能相近的阅读效果。其中特征最为明显的一类原文本当属中国戏曲。不同于现代的话剧只说不唱,也不同于西方的歌剧只唱不舞,更不同于舞剧既不说也不唱只表演,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由语言、音乐、演唱、表演、舞蹈、道具、布景等多种要素构成,是一个多模态、多符号的集合体,尤其需要从多模态的角度予以关注。从实践上,使译作读起来像戏曲原作,既不同于单媒介文本呈现的单模态内容,也不同于诗歌、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样式;从理论上,寻找、归纳与梳理不同模态语法及其模态意义的生成规律,纳入翻译研究的框架,进行学科术语的转换与适用性改造,并探索译作中多模态信息传达的途径、策略与方法。这些都是翻译界的译者与研究者应共同关注与深入探究的问题。此外,电视剧、电影、电视节目的字幕翻译,与戏曲翻译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在翻译中也应考虑多模态的要素。


  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向来相辅相成。从多模态的视角切入翻译实践和研究,我们能够得到更多新的发现与收获,从而丰富和完善翻译研究的分支,同时也是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这一语言学理论的开发与拓展。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视觉模态下的昆剧《牡丹亭》英译研究” (2016SJB740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非盟研究中心)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您尚未登录,请登录后发布评论! 【马上登录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