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冀津及环渤海区域经济建设为主,积极辐射全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20个河北省级重点学科;建有包括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33个,已涵盖主干学科领域所在学院。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集中学校资源、借助京津人才优势,针对河北省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研究院”,拥有国家军工保密资质,并具备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全部资质;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共同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推动三地协同发展。学校新立课题4400余项,其中“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90余项。学校主持的国家02重大专项子项目实现了河北省高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突破,并成为全国承担02专项的138个团队中的5个优秀团队之一,其二期项目已通过国家重大专项专家评审。学校年科技经费3亿元,百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是河北省内获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多的高校,也是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
学校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河北省“四大攻坚战”和天津市“五大历史机遇”,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河北省内所有设区市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与渤海新区签署“区域-大学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协助渤海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试点园区”,并在中捷高新区共建“河北省渤海绿色过程工程产业研究院”,与唐山市联合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与新能源发展研究院”;与天津市西青区、蓟县、东丽区、北辰区、高新区、武清区京津科技谷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科技战略合作协议等,与滨海新区成功举办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与天津冶金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共同筹建博士后工作站,与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津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建立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天津中心河北工业大学分中心,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石化、北方通用动力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百余家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1500余项科技成果在全国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应用或产业化,创经济效益过百亿元。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的“全国首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共青团中央认定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先后在河北省石家庄、邢台、沧州、邯郸、保定和天津市等地已建或在建了科技园区,形成了“一园多区”的鲜明特色。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发展、质量提高和品牌建设,建有国际教育学院。与60余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培养覆盖本科到博士各层次,其中,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德国北豪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举办物联网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等,目前在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500余人,学历教育合作项目已拓展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新西兰、瑞典等国家。学校与奥地利虚拟现实可视计算研究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是德科技公司共同成立“河北工业大学-美国是德科技射频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美橄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AFU河北工大装备式橄榄球培训中心”。学校于2012年获得招收国家留学基金委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2014年获批高校自主招收留学生资格,2015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学校成功举办了电磁场问题及应用国际会议等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每年均派出百余名教师到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学习和工作,邀请数百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到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