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文学翻译之分析句型
2018-02-13 09:17:01    etogether.net    网络    



(d)“被”字句:“被”字也是介词,引介名词(可能是施事);“被”字也是一个助词,这时它引入的是动词(V)或名词加动词(NV),这个名词就是施事者。这种结构就是汉语中的被动语态,如:

我被他弄糊涂了。

(也可以用“让他”、“叫他”、“给他”,尤在口语中)

I was bewildered by him now.

他嘴上被说服了,可心里并没被说服。

(“他”是受事主语,“嘴上”是个状语;也有人认为“他嘴上”是话题主语)

He was convinced against his will but is of the same opinion still.

以上五类句型只是现代汉语句型的上位分类,每一类中的每一个句型还可以分出许多变式。但我们从以上粗略的分类中已经可以充分看出句型(句结构)分析对汉译英的重要意义:

第一,句型分析可以为我们剖析出句子的成分分布状况,从而使我们了解是否存在双语在句子层实现契合对应的可能性;

第二,句型分析可以使我们洞悉复杂句子的结构层次,而不是仅凭语感(语言直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为之。这正是翻译程序论研究的意义。以下例句是现代汉语句法分析中仍有争议的例子,现在作一层级分析,由此可以明白汉语句子语法分析既非易事,又不可等闲视之:

“这件事我现在脑子里一点印象也没有。”(见下页图17)


汉语的句型分析,历来见仁见智,原因盖出于汉语的形态弱势。语法界各派议论纷纭,但近年来已渐取得共识。基本原则应是尊重汉语的语言现实,摆脱印欧语语法框架的约束,建设汉语语法本体论体系。汉语缺乏语法形态(形式)标志,重主体思维,动词的时、体、态隐含,名词的数隐含。这些特征性素质使我们可以大体确定汉语基本上属于话题型语言,而不是英语那样的主谓型语言。上例Tp₁和Tp₃在上位层(全句)、下位层(句中的述题中)都分别充当了话题的角色,而不是像英语那样与动词结成doer + action关系。这是我们作翻译的句型分析时要备加注意的。 

分析句型.jpg


[上一页][1] [2] [3] [4] [5] [6]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红楼梦》谐音人名利用谐音双关词对人名翻译的启示
下一篇:句子的情态翻译(文学)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