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因疏忽引起的漏译分析

发布时间: 2023-10-01 10:34:4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漏译的语言单位,以漏译频率的大小排列顺序是,单词、词组、词缀、字母、句子、标点,其中单词漏译的频率最高。


为了揭示漏译的一般规律,我们曾做过专门的统、计,结果发现:

甲 漏译的语言单位,以漏译频率的大小排列顺序是:单词、词组、词缀、字母、句子、标点———其中单词漏译的频率最高,为字母、句子或标点的十倍以上。

乙 被漏译的部分就其内容来说,以漏译频率大小为序,可排列如下:属性、时空范围、数量、概念、程度、语气、联系——其中以属性被漏译的频率为最高,相当于“联系”漏译率之三倍半。

丙 再就句子成分作综合分析,则发现被漏译的以状语占一大半,定语次之——占四分之一弱。

丁 关于漏译的心理原因之分析:以上甲、乙、丙三项分析,都是针对客观译品本身的。为了防止、检查并纠正漏译,还必须对翻译工作参与者的主观心理进行分析。但由于观察到的实际资料不足,这种分析的主观性较大,因此,只供读者参考。


下面就是造成漏译的几种可能的原因。

1. 从大多数情况来看,漏译是无意识的;

2. 但有一些漏译,却是有意识的,如:

(1) 译者认为原文的内容无关宏旨,略去不译问题不大。

(2) 译者喜欢用某一种表达方法或修辞手段,如不漏译就碍手碍脚,不如干脆漏译,比较顺手。

(3) 在译者看来,原文如不漏译就显得矛盾,而漏译就能“缓和”或“解决”这一矛盾。

(4) 有的译品因注明是“摘译”或“本书内容略有删节”,所以有的译者在心理上有“反正不是全译”的情绪,从而虽不在删节范围之内的文字,就难免有乘便不译了事的。

(5) 经常从事“摘译”的同志,由于在心理上已“习调成自然”了,就会情不自禁地漏译些什么,而并不怎么在意。

根据以上分析,要防止漏译,就得从两个方面着手:既要求在翻译活动的每一道工序中都能集中思想避免无意识的疏忽,又得消除造成有意识漏译的种种心理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语言与灵知
  • 下一篇:翻译应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