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翻译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艰苦的艺术创造。不仅需 要扎扎实实的中外文基础知识、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要善于把一种文字转变成另一种。这种文字转变的技能,既无窍门,也难定规则 与公式。决不会一经指点便豁然贯通。它同一切艺术创造一样,只 有通过长期艰苦的实践,逐步摸索,积累绶验,才有可能掌握。要熟练才能生巧。
也可以吸取借鉴别人的经验。但别人的经验绝对代替不了自己的实践。自己若不动手认认真真译大最东西,是永远学不会的。
—切技艺莫不如此。熟能生巧,即使简单如木匠瓦匠者.没有数年艰苦磨炼,也不可能掌握过硬的甚本功,过去匠人学徒、三年出师。一个匠人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极为有限,三年的时间实际便是练基本功。
翻译比一般工匠当然难得多,需要的基本知识不可同日而语。 但两种文字转变的技巧锻炼却有点仿佛一般的工匠。都要经过长 期的、艰苦的实际工作的反复锻炼,才能熟练.才能生巧。只不过一般工匠是练手,是一种简单的、机械的练习,而翻译是练脑,是一种 复杂的、灵巧的练习。但熟能生巧则是一致的。这神技巧的锻炼, 一无捷径,二无窍门,并且是任何高深的理论也代替不了的.有人把译者叫做“翻译匠”,可谓貼切之极。
不过,这些人这样叫却是出于对一般译者的鄙薄。因为他们只知翻译,却不懂翻译理论,也缺乏系统的文学理论修养。要求译者 有相当的理论知识固然是正确的,但奚落鄙薄却似乎不必。因为, 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它是从实践中来,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没有 理论指导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理论皆不足取。翻译这一门更是如 此。实践出真知,长期的实践应能逐渐上升为理论。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高深的翻译理论和高标准的要求并不能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困难。恰像高级建筑工程师不一定会砌砖 一样。因此,初学翻译的人应该多下功夫努力实践。
当然,这决不是贬低理论。只是说,在翻译这一领域,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学习理论绝对代替不了实践。综观目前书刊上的译文质量,应该承认,目前真正合格、技术过硬的“翻译匠”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充分证明,成为-个合格的“翻译匠”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有待长期、艰苦、自觉而非言目的实践。
傅雷先生说过:“翻译重在实践……文艺理论家不大能兼作诗 人或小说家,翻译工作也不例外;曾经见过-些人写翻译理论,头 头是道,非常中肯,译的东西却不高明得很。”
香港黄邦杰先生说:“翻译技巧虽可以从学习他人译法的长处得来,但主要是从实践中去摸索、积累和总结。只有经过长期磨炼, 饱尝个中甘苦,然后渐渐地才有所成。所以翻译技巧是一定要学的,非特新手要学,老于此道者也要学,这样才能精益求精。”这些话,很值得初学者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