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3.1.3 源语讲话人的讲话方式,念稿发言还是即兴演讲,对口译质量也有很大影响
书面讲话稿是作者字斟句酌精心构思的产物,它结构严谨、信息频密、句式复杂。发言人若照本宣科,会对译员特别是同传译员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译员应事先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弄到发言稿,并初步整理出译文,这样会有助于缓解译员工作的压力,提高译语质量。即兴发言时,发言人的思索、停顿、更正、重复等行为和口头禅给了译员“喘息”的时机,交传译员可以将口译笔记记得更完整,同传译员则可以利用这极其有限的富余时间找到更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提高译语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但是以上只是两种比较单纯的会议发言方式,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与会者作大会发言时足将念稿与即兴发挥交替进行的,译员务必留心,必须时刻准备应对讲话人抛开讲稿,“海阔天空”,离“本”万里的情况。
译员可以通过与源语发言人短暂会晤、电话交谈或交换电子邮件、传真、信件等方式来了解他所要服务的源语发言人。此外,译员还应尽量利用接站、安排住宿、一同进餐或会议中场休息等时机,多与发言人接触交流,各方面了解发言人,与之达成默契。
3.2 了解听众
译语发布是针对某一特定类型听众的源语信息转述行为,由于不同类型的译语听众受教育的程度和对某一知识领域的了解不尽相同,他们能接受的译语表述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译语的用词和语体风格会直接影响到目的语听众的理解和交流。因此,译员必须事先弄清与会者是技术专家、领导人还是普通听众,以便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迖方式。
4. 心理准备
译员译前的心理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4.1 领受口译任务后,必须作合理的时间去排
译员应尽可能保证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有关会议材料。为了保证口译时精力充沛,译员还应该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以疲惫的精神状态进入口译现场。
4.2 译员在接受口译任务之前,必须对自己的口译能力有正确的评价
对于自己无法胜任的口译任务,不能出于斗气、竞争、打价格战,或是难以舍弃丰厚的报酬等原因贸然接受。译员一旦接受了口译任务,就必须认真对待,全力做好淮备工作。不能因ー时太忙,或是由于对会议方支付的报酬不满意就敷衍应付。经过充分准备之后,译员应对自己充满信心,不可因为会议场面大、级别髙、出席者众,或是由于同行在场、听众中有部分懂双语者,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害怕“卡壳”,表现得忧心忡忡、焦虑不安。译员一旦背上这种心理包袱,就会严重干扰口译的正常进行,并很可能导致传译的失败。译员不能因为害怕失败,就在会议主办方ー时无法找到合适替补译员的情况下临阵退缩。以上种种违背行业准则的行为,对译员职业和个人声誉都将造成严重损害。
5. 备好口译用具、熟悉口译场地和设备
5 .1 译员尤其是交替传译译员往往需要作口译笔记
译员应事先将记录用笔和记录本准备好。有的会议文件或发言稿在会议开始前的最后一刻才送达译员手中,译员必须利用大会间歇,或与其他译员轮值换班的时间才能阅读这类文件,进行术语和主题知识准备。有些术语类问题是译员在聆听大会发言的过程中才发现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经验的泽员常常随身携带ー本双语或专业词典,供随时査用。
5.2 熟悉口译场地
由于在较大型的口译现场译员需要对着话筒发布译语,从事同声传译的译员还需要在同传箱内工作,所以译员必须事先熟悉口译场地,了解发言人和译员的工作位置。此外,译员应事先了解口译设备的位置和性能,学会使用话筒、控制台.、频道转换器、监视器等设备,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话筒失音、杂音干扰、扩音设备音量太大、太小或中断等,影响源语信息的有效接收和译语输出,耽误会议进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