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语言文化学家Kramsch认为按语境化推理要把握三个参照系:verbal signs (言语符号),paraverbal signs(超言语符号)和 non-verbal signs(非言语符号),在这三个参照系的整合性参照下,发话人为受话人构建起一个受三维制约的语义随机性情景化及稳定化了的机制,受话人正是利用这个机制来进行“情景化了的推理”。
下表涵盖上述C. Kramsch的解释以及我们的阐述:
翻译中的推理还可以从皮尔士的符号学原理中获得支持。皮尔士强调解释项(解释者,interpretant)的能动功能,推理实际上是解释者能动功能的充分发挥。
2. 推理的条件
我们所说的推理是合理推理。合理的推理必须要有充足的条件作像证,否则推理就难免流于臆造(武断的猜想,即“瞎猜"),贻害工作。口译中遇到不知道的东西是常有的事,此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推理,不要主观臆测。例如下一句中的“obsessiveness”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症状)被译员误说成了 “oppressiveness”(忧郁症):
SL--
There is a stigma attached to it (指 mental illness 精神病).We have no difficulty if we have tonsil pains or throat pains to go and get antibiotics right away but any sign of depression or anxiety or obsessiveness, we try to kind of put it under the carpet.
译员没有正确推理,误听了近似音。另外是精神病患者常有的一种“自责性耻辱感”,在这里不是"被打上烙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