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较好的完成翻译任务,有经验的译员会制定一些翻译策略,而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要了解翻译目的,译者要了解具体的翻译要求,并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应该善于发现、找出翻译中将遇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而通常, 因为口译的特点是时间性强,要求快,出口成章,不允许反复推敲或停下来查阅资料,而且要求当场收效。且口译有地点的限制,直接与发言人和听众接触,这些都要求更为具体的译前准备,所以译前准备更多应用于口译,尤其是会议口译,交传及同传。比如在联合国中文同声传译译员的工作质量要求中也就这一点进行了强调中文同声传译的质量要求:不仅包括提供准确、完整、清楚的翻译,也包括会前准备、工作量、语言水平的提高、有关知识的学习等。
译员接受一项翻译任务时最好都进行先前准备,就像教师上课前必须备课一样,按照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或熟悉讲课内容。译员的准备工作也是如此,在接到翻译任务后,既要进行语言内容上的准备,又要进行非语言层面上的准备;既要了解会议主题与内容,又要了解发言人背景、会议的目的、要求、安排以及与会代表的情况等等。了解翻译内容,即相关主题或具体行业,是法律、工程、电讯还是教育,这样译者可以对翻译采取前瞻的态度。
以法律口译为例,如果译前知道是法律口译,译者就会从法律方面的因素方面进行准备。 译前准备时,译员可根据委托人交际目的或要达到的预期功能,准备有关的翻译材料和词汇。如果是电力施工现场口译,译员必须熟悉合同,了解电力专业概况,熟悉专业词汇;特别要了解卖方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及所属厂家使用的习惯表达方式、缩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