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翻译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很多,但仔细推敲起来也不外乎理解与表达两个方面。而影响理解与表达的除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这样一些常规问题外,还有所涉学科自身的特点、译者的知识结构和读者的需要这样一些影响信息有效转换的问题。我们根据译界长期以来的反映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将这些问题概要地予以归类并以问答的形式予以论述,希望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产生积极的作用,亦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句话照字面译作 Yin and Yang is the road of the sky and earth,觉得很白;译作 Yin and Yang is the Dao of the sky and earth,也觉拗口。请问如何翻译才能既反映中医的原义又符合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呢?
【解答】翻译上面这句话,说难也的确很难,甚至可以说根本无法翻译。因为英语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阴阳呀、道呀之说。说易也很容易,关键在于对翻译实质的理解和掌握。
现代翻译学认为,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the meaning,即翻译就是翻译意思。换句话说,翻译的核心问题是信息而不是形式。当然,形式和内容有时是不可脱节的,甚至有时形式还对内容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这种情况多见于文学翻译。而在科技翻译中,重要的是再现原文的内容,即信息,而不是在形式上斤斤计较。当然,若能达到形意兼得,自然是上乘译品。但这种情况在翻译中,特别是中医翻译中多不易得。为了有效地转换原文意义,使译语具有相当的信息运载力,我们就需要对原文的结构形式(包括词、短语和句子,甚至篇章)进行调整,甚至改变,以便能更有效地揭示原文的内涵。
如上面这句话中的“道”和“天地”本有着特殊的语义和所指,但这种用法在英语中是不存在的。翻译时若按字面直译,不但不能有效地将原文的意义转达到译入语中,反面会引起误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原文进行深一层次的分析,以确定其实际的内涵。根据中医语境,我们知道这儿的“天地”实指自然界,或宇宙间。而“道"则指规律或法则。这样,我们便可将翻译由表层转换深入到深层转换,也就是采用深化的译法来处理这一问题。根据深化法的基本要求,我们可将“天地”译为universe (或 nature),将“道”译作 principle (或 law,或 rule)。
另外,阴阳虽已作为一个外来语被英语语言系统所吸收。但对其书写形式目前还存有争议,这里一并提出并加以探讨。
(1) 中医上的“阴阳”虽是一对概念,但却常常一起使用。在这种情况下,“阴阳”实际上是一个总概念,翻译时可将其合而译为这样就避免了译文中主谓不合的怪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