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
2018-08-28 08:54:26    etogether.net    网络    



【评】

按照结构主义诗学原理,读者在阐释诗歌时,需要寻找那些位于语义或句法轴线上的对立项。普希金此诗便是此类二项对立原则的生动例证。

“乌云”与“蓝天”,“明亮”与“阴影欢笑”与“忧郁”,这三组鲜明的对立项都出现在第一诗节当中,为突出乌云这一意象提供了一种语义张力。一开头就出现“暴风雨”字样,但整整四行写的都是无暴风雨时的情景,这是另一种对立项。不仅如此,第一节和整整第二节诗又构成一组更大规模的对立项。第一节写风和日丽的景色,第二订却描写暴风雨时的景象:“电闪”、“雷声”、 “雨水”,可见第一节中的“暴风雨”字样的出现是一种巧妙铺垫。第三节诗与第二节又成对立项:“复苏的土地,平静的天空”,与风暴雷霆成鲜明对比,但同时又呼应第一节诗中的景象,似乎经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诗就是这样往复回环,视点数变,借乌云之难以长驻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坚定信念。结构上张弛有道,用喻老到自然,正难怪此诗被别林斯基推为写景名篇,誉为“诗的彩色画”,“观察自然的典型例子”。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跨文化视野中的翻译
下一篇:德理文唐诗法译与程抱一译文的比较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