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翻译中的“对应”
2018-03-07 08:53:08    etogether.net    网络    



2. 不完全对应(或部分对应)

不完全对应的词语及句子、语段在双语转换中占绝对优势。这正是我们必须采用诸多变通手段的依据。我们在上面提到了抽样分析,其中属于完全对应的词语约占五分之二至四分之一,其余均不能实现完全对应。翻译中的词义辨析及句式变通主要集中在约占80% 的非对应(包括不完全对应)转换中。

就词语而言,不完全对应一般产生于一词多义(词的多义性)及语言的模糊性,使双语由同一基本概念延伸集约而形成的语义场不能实现同构,而出现“叠区”。这个叠区就是双语的部分对应,如图18 所示。此外,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英语“red”与汉语“红”各自的语义场,就可以发现如图19所示的SL与TL的语义场际交错的对应线束。形成这种对应线束的原因是语义界限的模糊性。

对应a.jpg

 

对应b.jpg

图19中任何一个语义场中的一个义项都具有一个语义对应线束,即一根以上的语义对应线。实际上,如果我们对双语场际的语义对应作更详尽的考察,许多词语的语义对应线束是远远多于图19中所示的语义对应线的。




[上一页][1] [2] [3] [4]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跨文化比较与翻译
下一篇:《道德经》中英文对照欣赏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