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2.完善创业辅导制度。充分利用全市各类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等资源,整合不同行业、不同专业的专家指导队伍,从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行业资源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中挑选一批青年创业导师,建立创业指导专家库,提供贴近大学生需求的专业化创业辅导。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能够深入到创业实体中开展个性化咨询指导,解决创业实体疑难杂症的创业指导师。定期开展金牌培训师评选活动,对帮扶成效明显、获得创业者认可的金牌培训师予以授牌表彰。大力开展“创业大讲堂”活动,每月开展活动至少1次,每半年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创业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创业活动,邀请1-2名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指导专家来苏授课。
3.拓展创业服务内容。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以创业大学生为重点服务对象,拓宽人事和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范围,免费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人事代理、档案保管、职称评定、社保代理等服务。认真梳理归集涉及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解读并提供咨询,帮助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获得相应的政策扶持。积极探索将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向网络创业就业领域延伸拓展,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办“网店”从事创业实践活动,为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注册“网店”的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支持和创业辅导。研究制定政府购买创业公共服务目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进一步提高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搭建创业交流平台。推进省级创业服务综合平台建设和苏州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好苏州市互联网和新媒体创业宣传平台,为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资讯发布、创业培训引导、创业政策解读、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基地展示、创业导师咨询、创业典型宣传和创业经验交流等服务。搭建创业沙龙、创业讲堂等青年创业者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创业大学生及时了解政策和行业信息、学习积累行业经验、寻找合作伙伴和创业投资人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并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积极组织“燃情创业”、“创业姑苏”等各类创业大赛,努力建立项目遴选、创业辅导和融资管理等完整工作链,集中打造苏州青年创新创业品牌。进一步深化青年创业大赛的后续服务,鼓励青年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提升创业本领、实现创业增收。定期举办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展示活动,汇集大学生优秀创业成果,使之成为凝聚大学生创业者、展示创业方案和创业项目的舞台,同时为创业投资机构、天使投资人等选择投资对象提供机会。
三、工作要求